新华社福州12月29日电(记者李昊泽 陈旺)生一炉火、烧一壶茶、放两把干果、烤几颗橘子,与三五个好友围炉而坐,喝茶谈天烤火……这个冬天,脱胎于我国传统民俗的“围炉煮茶”火爆出圈,成为现象级的消费热点。新的消费方式、消费场景也给陶瓷产业添了一把火。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是全国最大的陶瓷茶具产地,德化陶瓷曾在宋元时期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又在当下感受着“围炉煮茶”的火热。
德瓷生活科技有限公司电陶炉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们正在忙碌。新华社记者 李昊泽 摄
电陶炉是德瓷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当前的明星产品。公司负责人林碧灿介绍说:“目前仓库存放的都是产品配件和包装材料,成品库存早就搬空了,每天新生产的成品根本等不到入库。”
据林碧灿介绍,出于对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很多消费者体验“围炉煮茶”时选择用电炉代替传统炭炉,公司收到的订单量因此迎来爆发式增长,日订单量可达5000套。
“这已经远远超出我们的生产能力了。”林碧灿说,目前公司已经暂停接单,正全力生产保证现有订单按时交付。
“新锐”电陶炉供不应求,“经典”陶瓷壶盏也如碧树逢春。
三福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聚精会神地打磨抛光出一批批白瓷壶、杯坯体,待阴干后,这些未上釉的坯体将被送入窑炉,在1310℃高温下瓷化,呈现出羊脂一般细腻的光泽。
今年10月以来,三福陶瓷总经理徐金宝真切感受着“围炉煮茶”的热度。
“两个多月时间卖出去了之前两三年的量。”徐金宝说,公司生产的一款白瓷茶壶曾经月销200多把,现在这一数字变成了单日销量,前几年积压的货品也都销售一空,因此他赶忙增派车间人手,以应对飞快加速的生产节奏。
“‘围炉煮茶’在这个冬天给陶瓷产业添了一把火。”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宪升说。
今年以来,受国际局势、疫情等因素影响,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德化陶瓷也遭遇了一个“寒冬”。按以往经验,每年第四季度订单量应处全年低位,但随着“围炉煮茶”热度提升,德化大部分陶瓷企业今年第四季度内销订单量大幅上涨。
“不少陶瓷企业经此体会到,国内适销产品有着很大的市场,可以做出很好的成绩。”曾宪升发现,“围炉煮茶”火热之下,德化很多外销型陶瓷企业开始研究起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产品设计,希望在国内市场推出受消费者欢迎的陶瓷文创产品和新消费模式。
“陶瓷产业的发展一直在探索新方向,传统文化催生的一些网红现象给了我们很多设计思路。”国家陶瓷行业工业设计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张梓浔认为,依托传统文化要素开发的陶瓷产品极具“亲和力”,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陶瓷企业借助传统文化体系将产品开发系列化,有助于树立清晰的品牌形象。
“这或许能够成为外销型陶瓷企业扩大国内市场的抓手,帮助其打破自身发展桎梏。”张梓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