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视频丨漳州木偶头雕刻 “想尽办法传下去”-新华网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视频丨漳州木偶头雕刻 “想尽办法传下去”

2022-04-14 09:14:07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新华网福州4月14日电(刘丰)漳州木偶头雕刻起源于晋朝、盛于唐代,距今已有约2000年历史,属于木偶戏道具制作中的一门特殊技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徐氏家族木偶头雕刻是漳州木偶头雕刻的典型代表。

  这一雕刻历来师徒相承,且以家族祖传的方式为主。1938年出生的徐竹初,是这个木偶雕刻世家第六代传承人。200多年来,家族木偶制作技艺薪火相传。

  徐氏家族木偶俗称北派木偶,其技法源自北方汉剧的风格模式。徐竹初创造性地将原有风格结合,强调了木偶戏剧的表情化与性格化。他掌握了中国雕塑优秀传统的精髓——以形写神。因此,落刀之前,总要细细研究,认真揣摩刻画人物身世、身份、性格、好恶。

  徐竹初还在木偶的脑袋里设置了机关,把手伸进去轻触里面的小木板,木偶的下颌和眉毛、眼睛就可以上下活动,比传统的固定木偶更加传神有趣。

  从艺半个多世纪,徐竹初设计了600多种戏剧人物造型,既有传统名剧的名角,又有神话传说中的神仙、魔怪等形象,神态各异,生动传神,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手中,一块块木头,化作千姿百态的小木偶,在小小的舞台上唱念做打。

  木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每一位手艺人的努力。为了更好地让木偶头雕刻传承下去,漳州木偶雕刻已打破“传男不传女”的传承古制。徐竹初还和儿子徐强与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合作,设立木偶传承工作室,为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传授技艺。他说,木偶头雕刻传到现在不容易,所以要想尽一切办法传下去。

[责任编辑:袁羽 郑云彩]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1502112855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