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连江县有“中国鲍鱼之乡”的美誉
鲍鱼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
眼下
连江迎来鲍鱼投苗季
接下来跟随记者
一起去看看“海上牧场”的“春耕”景象吧
4月7日,在福建省连江县下宫镇松芦湾海域,渔船载着鲍鱼苗在海上行驶。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凌晨5时
走进福建省连江县下宫镇初芦村
天色一片昏暗
但码头上已经是一派繁忙景象
6辆活水车载着约900万粒鲍鱼苗抵达码头
工人们穿着胶鞋、戴上手套
借着灯光将鲍鱼苗从货车上卸下
初芦村鲍鱼协会会长吴让华介绍
每年清明前后是鲍鱼投苗的最好时节
养殖户需要抢抓农时
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完成投苗
到了夏季海水温度升高
不利于小苗的生长
为了争分夺秒
600多个工人们三五个一组
以“接力”的形式抱起摞高的鲍鱼苗筐
传递到小船上
迎着清晨的第一缕曙光
他们就要乘着小船出海投苗
4月7日,在福建省连江县下宫镇初芦村,养殖户在搬运鲍鱼苗。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据了解
下宫镇松芦湾海域是连江优质鲍鱼主产区之一
下宫镇鲍鱼产量占全县的60%
记者在下宫镇松芦湾海域看到
一片片彩色塑胶养殖浮球随着海水的起伏轻轻摇晃
工人驾船来到浮球旁
从水下拉起养殖吊笼
开盖、投苗、关盖、下水一气呵成
指甲盖大小的鲍鱼苗就从网袋中“搬”入了海里的“新家”
4月7日,在福建省连江县下宫镇松芦湾海域,养殖户把鲍鱼苗投放进鲍鱼笼中。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吴让华说
前几年养殖户追求数量
但在产出效益上并不理想
今年养殖户理性地选择优良品种
提升鲍鱼养殖带来的收益
20世纪90年代
连江用日本长崎盘鲍和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杂交
培育出本地新品种黑鲍
鲍鱼养殖“从无到有”
近年来
为解决黑鲍品质退化、病害频发等问题
连江本地公司与厦门大学合作
培育出个头更大、生长更快、成活率更高的绿盘鲍
这一品种今年投苗约6亿粒
吴让华说
海洋就是渔民的“牧场”和“耕地”
如今鲍鱼养殖让村子越来越富
初芦村全村800多人口就有约150户养殖户
年养殖鲍鱼约4亿粒
村财政收入超过100万元
4月7日,在福建省连江县下宫镇初芦村,养殖户把鲍鱼苗搬到船上。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为了有效规范管理海上养殖
下宫镇用无人机航拍精确定位
确定每一区坐标信息和位置图
摸底登记养殖户信息并造册
做到图账对应
连江县下宫镇党委书记滕忠波说
通过实行海上网格化管理
鲍鱼养殖更加科学化
管理更加规范化
进一步促进鲍鱼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周义、庞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