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厦门: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新华网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文旅系统积极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更具获得感和幸福感。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厦门: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

2022-07-29 11:53:50 来源: 厦门日报
字体:

  昨日,由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文旅局专场举行,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碧珊,市文旅局二级巡视员李云丽介绍了我市践行文化为民、旅游为民工作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文旅系统积极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更具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市全力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和国际滨海花园旅游名城,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1.8册

  目前,我市已基本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

  近10年来,先后建成闽南大戏院、嘉庚剧院、海峡大剧院等一大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市、区、镇(街)、村(居)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建成,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000平方米。

  全市公共文化场馆全面免费开放、错时延时开放,10家公共图书馆、7家文化馆均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1.8册。其中市图书馆集美新馆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为福建省最大的单体公共图书馆。

  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水平在全国领先,荣获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全市公益文化单位年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公益惠民演出700多场次。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融入日常

  全市文物保护利用持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更加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除了加强对鼓浪屿世界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的保护修缮以外,2020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用三年时间投资2.4亿元,对我市163处濒危文物进行抢救性维修。

  我市有文物保护单位250处、涉台文物古迹89处、登记备案的博物馆12处,红色纪念场馆和革命遗址94处,年均接待参观人员1000多万人次。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送王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全市54个非遗传习中心、91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为市民留住乡愁记忆。

  “厦门精品”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我市文艺创作生产不断取得新成就。全市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出一大批讴歌党、讴歌时代、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唱响昂扬向上的时代主旋律。十年来,获国家级重要奖项的舞台艺术有71项、获省级奖项的有359项。特别是近年来,以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为契机,全力打造“厦门精品”广播影视和网络视听作品,涌现出《山海情》《绝境铸剑》等一大批优秀作品。

  文旅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跑出新速度。2021年,全市文化企业共有2.3万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560家、营收1614亿元,拥有9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2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全国主要旅游城市中,厦门假日旅游人气指数、入境游客接待人数、旅游创汇等指标长期位居前列。2019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

  我市先后获评“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冬游名城”“夜经济20强城市”等称号。形成文博会、旅博会、海图会、中秋旅游嘉年华等一大批文旅活动品牌,城市休闲、滨海旅游、研学旅行、康养旅居、婚庆旅拍成为厦门旅游新特点。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我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旅游企业转换动力源、研发新产品,拓展海洋旅游、夜间旅游、研学旅游、婚庆旅拍以及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等多元产品,满足市场新需求。着眼构建新型旅游产业生态圈,市区联动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推动优质旅游资源进一步聚集。(记者 吴君宁)

[责任编辑:连雨欣]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73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