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们抓住电商的风口,大山里的土特产也可成为‘网红’产品,我们‘新农人’也能成为‘网红’。”在直播间里推销菌汤包的田小宇说,她的抖音号“小田姑娘专营店”已拥有400多万粉丝,去年直播带货销售额超过3亿元。
大学毕业后,田小宇跟着丈夫回到了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罗沙洋村,一个大山里以种植菌菇为主的村落。鉴于当地村民打不开菌菇销路,田小宇萌生了直播带货的想法。
学习直播的过程并不容易。田小宇说,为表达流畅,她时常要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播讲话。为确保每个镜头视觉最佳,她一个动作要练上几十遍。抖音直播间开播后,为让网友们了解菌菇,她对菌菇种植进行了全程跟踪,带着网友们参观菌菇的生长环境、村里的菌菇大棚和菌菇采摘的过程。如今,她的一场直播能卖出60多万包菌菇。
当乡村搭上网络直播的快车,藏在深山的土特产驶向更广阔的市场。记者在福建采访了解到,一大批“新农人”化身主播,利用网络直播、短视频推介农村美景和土特产,带活了山里经济。
对龙岩市连城县的杨天吉来说,一口客家米酒的滋味就是记忆中的乡愁。因此,当了解到家乡的客家米酒面临本地无人传承、外地无人知晓的困境时,他辞去工作回到家乡,与老师傅一起把传承当地米酒制作技艺当成事业来做。
为了让客家米酒走出大山,杨天吉创立了“酒狐”品牌,通过电商平台扩大销量。抖音直播间里,木架上摆满鲜榨米酒作为背景,主播杨天吉向观众介绍客家米酒的历史故事和创新口味。
“现在每天能接一两千单,营业额超过5万元。”杨天吉说,他还带动家乡的亲朋好友将姜糖、地瓜干、白鸭等土特产搬进直播间。有网友购买后写下“满满的故乡味,赞”的留言评论,让杨天吉更坚定了将米酒酿造工艺和文化传承下去的决心。
目前在福建,“销农货,找电商”已成为许多村民的共识,越来越多的土特产融入电商链条,直播带货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风口。
图为“枇杷姐姐”吴素华(左)请村里的老人品尝刚摘下的新鲜枇杷。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傍晚是一天中最忙的时候,忙着打包发货。”记者找到漳州市云霄县的“枇杷姐姐”吴素华时,她正被几百个待发包裹“包围”着。
吴素华所在的棪树村种植了枇杷1500多亩,年产枇杷150万公斤。几年前,吴素华开始直播带货,帮助村民销售枇杷,被村民们亲切地唤作“枇杷姐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吴素华说,她正在开展电商销售培训,让更多的乡亲掌握电商销售方法,把家乡的枇杷果、枇杷膏、枇杷花茶、枇杷酒等销往全国各地。
在闽北武夷山,许多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位深山里的“网红”沈枝丹。她以“乡愁”为昵称发布农村生活视频,在抖音平台吸引近2400万粉丝关注。“我是大山的女儿,农村成就了我,我也将扎根在农村。”在她的直播间里,挂着从村民手中收购的茶叶、豆腐乳、笋干等土特产。
图为“网红”沈枝丹(右一)在武夷山市洋庄乡坑口村收山货并给村民结账。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随着一个个直播间在八闽大地“开花结果”,乡村直播已成为推动福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村的土特产出村进城,近年来福建实施了“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2022年,福建开展农产品相关电商直播12.1万场,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588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为454.6亿元,同比增长27.3%。(记者董建国、庞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