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最豪华导游团”穿越千年|跟着诗词游福建-新华网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最豪华导游团”穿越千年|跟着诗词游福建

2023-04-18 17:07:22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2023年福建省文旅经济发展大会

于4月18日在宁德市举行

开幕式以“有福相见”为主题

将福建的“诗”和“远方”创新融合

展示福建文化和旅游的特色与精华

 

用诗词打开福建

会遇上什么样的极致风光

让我们跟着文人墨客

一起畅游八闽大地

在诗意中品味美景吧

 

《闽中秋思》

杜荀鹤[唐]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这首七绝,看似静好地描述闽地风物

冷不防这最后一句吐槽

让客居福建的外地人有了共鸣

恐怕也说出了自古福建人的心声

我们福建,山高海阔美如画

可就是路难走哇

 

福建,远古为百越之闽越

闽地多山,道路崎岖交通闭塞

越千年之后,如今的福建

早已是村村通客车,县县通高速

坐上高铁就能把全省兜一圈

连平潭岛都能快捷直达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登城楼作》

陈翊[唐]

井邑白云间,严城远带山。

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

孤径回榕岸,层峦破枳关。

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唐罗城图出自《三山志》(资料图)

 

这首中唐时期描写福州的诗

是与闽地有关的较早期诗词作品

福州自古为闽都

古称冶城,别名三山、榕城

诗人登上郡城楼远眺

彼时的福州城

榕树成荫,城区已成规模

 

《冶城》

陈轩[宋]

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壶。

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宋代诗人笔下的福州

竟和如今的福州异曲同工了

福州左海公园周边城市景观(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福州闽江两岸的城市景观与晚霞交相辉映(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在福州金牛山公园福道拍摄的森林城市景观(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两宋时的闽都

不仅已是宜居之城

还发展成东南全盛之邦

史载南宋淳熙年间

福州府应试举士多达2万人

与朱熹、张拭合称“东南三贤”的吕祖谦

在诗中描绘了当时福州学风之盛

 

《登郡城》

吕祖谦[宋]

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胞旧弟兄。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头巷尾读书声。

 

统计宋朝至今各地的进士人数

福州府几乎是历朝历代“霸榜”的

总数达到4100人

福州的三坊七巷

便是在巷头巷尾读书声中繁盛起来的

至今,仿佛依然能在鞍墙雕窗之间

嗅到一缕经年的墨香

一名游客走过位于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文儒坊里的陈承裘故居大门(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闽都源源向外输送读书“种子”

也有越来越多文人墨客向东南行

体验闽地的山水物华,留下诸多词句

 

《福州温泉》

程师孟[宋]

曾看华清旧浴池,徘徊却想开元时。

此泉何日落天崖,不见莲花见荔枝。

 

诗人看到福州的温泉

遥想曾见过的长安华清池

思绪不禁徘徊到开元之治

 

宋代抗金名将李纲

以温泉抚慰将士们疲惫的身心

留下美谈

 

《温泉二绝 其二》

李纲[宋]

玉池金屋浴兰芳,千古华清第一汤。

何似此泉浇病叟,不妨更入荔枝乡。

 

福州的温泉文化

上溯至晋朝,已闻名遐迩

北宋时,福州城内汤池遍地

建有40多处“官汤”“民汤”

福州人熟悉的“古三座”“汤院”

都是自唐以前保留至现代的古汤池

如今,福州市中心和郊县的多处温泉

是市民、游客休闲康养的绝好去处

充满情趣的室外温泉,吸引众多游客(资料照片)。福建日报记者 林智岚

 

行走在福州,游客们多会发现

这里的塔庙宫观真多啊

福州留存有丰富的信俗文化和建筑遗产

不仅有华林寺、西禅寺、涌泉寺、林阳寺、万佛寺等

盛名在外的大去处

还有许多外地人没听过名字的民间信俗

同样香火旺盛

福州白塔和周围的景色(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这是2023年4月16日拍摄的福州千年古刹西禅寺。新华网 蒋巧玲 摄

 

闽人对于民间信俗的热情

可谓千百年如一日

多是对美德、义举兼备的大善先贤

投以避灾祸、求安康的美好愿景

要论范围最广的

当属源自莆田的妈祖信俗

2009年9月30日,妈祖信俗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回望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

妈祖庙首获朝廷赐号

莆田宁海圣墩祠得名“顺济庙”

 

《题顺济庙》

黄公度[宋]

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崒晴空。

平生不厌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

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

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危樯一信风。

 

千年风浪晃眼而过

如今,莆田湄洲妈祖祖庙

已成为福建文旅的一颗明珠

日夜在海天间熠熠生辉

第六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暨第二十三届中国·莆田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举行的妈祖祭典活动(资料照片)。新华网 刘默涵 摄

 

福建地处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

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闽南的经济文化历来与海洋密不可分

 

《泉州》

张养浩[元]

万里飘零两鬓华,瘴烟为屋海为家。

山无高下皆行水,树不秋冬尽放花。

得句珠还合浦月,乱怀杯吸赤城霞。

蓬莱咫尺无由到,惭愧当年犯斗槎。

 

向海而生,带给闽南人爱拼敢拼的性格

带给泉州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泉州都是海上商贸集散地

当年,此城名叫“刺桐城”

大街小巷遍栽刺桐

花开时节,满城尽染红霞

 

《泉州剌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陈陶[唐]

猗猗小艳夹通衢,晴日熏风笑越姝。

只是红芳移不得,剌桐屏障满中都。

火红的刺桐花似火焰,如红霞,在春日里分外耀眼,绚丽夺目(资料照片)。新华网 王雄 摄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

这座传奇古城,携洋流海风的千载气势

再次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非遗泉州的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

承载着灿烂的历史记忆

为今人访古提供了现成的旅游地图

这是朝霞中的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及周边古城保护核心区域(2021年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念奴娇·开元寺》

陈继红[当代]

桑莲法界,宝台巍峨立,慈门名刹。

百柱明堂擎幢盖,斗拱飞天惊绝。

翘脊飞檐,紫云双塔,重仞凌霄阔。

泉南佛国,圣人仁善恬豁。

耳畔钟呗冥思,即临净地,俗障还泯没。

庙宇之间忧百姓,世外尚犹旋斡。

慧海澄圆,泽深甘雨,轮转如来拨。

历经尘苦,只应缘觉成佛。

 

《泉州老君岩》

王树远[当代]

天然玉骨略工成,坐眼云空认晦明。

栩栩神飞犹话语,襟山带海笑东风。

泉州老君岩造像(2021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释道并盛,不足称奇

奇的是这22处古迹里

还有天后宫、真武庙、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

由此可以想见

数百年前

与外来文化高度共存、深度融合的古泉州

该是多么令人咋舌

“漫天神佛”实锤了

2018年第三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举办。途径泉州清净寺,主办方在寺外准备了颇具特色的民俗表演(资料照片)。新华网发(林楷煜 摄)

 

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厦门是泉州的属地

至明代,始成“厦门城”

至清代,随着海防力量移驻和行政区改扩

厦门逐渐摆脱地理制约

 

《七月十三夜厦门寓楼作》(节选)

陈宝琛[清]

忍携佳月就嚣尘?肠断沧波一片银。

舟小畏风差得泊,楼高近市漫成邻。

 

这是航拍的福建厦门鼓浪屿上的郑成功像(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郑成功曾在鼓浪屿日光岩建寨屯防

龙头山寨门遗址至今留有诸多摩崖石刻

其中有两首七绝

 

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

当年故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

                  ——蔡廷锴

 

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

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

                  ——蔡元培

 

鼓浪屿,这个曾经半渔半耕的村落

以方寸之岛,见证炮火与抗争

存留下独特的多方历史建筑和人文自然景观

2017年7月8日入列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厦门鼓浪屿的美丽景色(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若论福建境内的世界级非遗

福建土楼申请出战

仅漳州境内保存较好的大型土楼(群)

就有南靖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等

龙岩永定一地就保留了超20000座土楼

游客在圆形土楼“怀远楼”观光(资料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临江仙.土楼》

吴荣美[当代]

楼外青山楼内景,云弥雾漫苍茫。

风中田野稻花香,鸡鸣红日起,犬吠送斜阳。

千载家园如画里,沉酣不问沧桑。

方圆一枕梦犹长,醒来迎盛世,曲水酿霞觞。

 

千百年间,举族南迁的客家先祖们

在福建的山谷河道间就地取材

打造形状各异的土楼

以凝族群、御外敌

世代生息繁衍于其中

只是为了一个朴素的愿望

为了不再被欺负,子孙能幸福

 

千百年后,怀揣着同样炽烈愿望的

无产阶级战士们在福建的热土上

守护着燎原的革命星星之火

 

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

红军的故乡、长征出发地

福建在党史上留下鲜明印记

古田会议会址前,荷花盛放,游客在花海间漫步(资料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1930年元旦春节期间

为粉碎国民党摧毁闽西革命力量的图谋

毛泽东率红四军一部分从古田出发

经宁化、清流、归化等地

越过武夷山到江西

行军途中,留下小词一首

 

《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1930年]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上杭、长汀,宁化、清流,柘荣、蕉城……

八闽大地上的每一个红色地标背后

都有无数或激昂或慨然的往事

 

《卜算子·咏梅》

瞿秋白[1935年]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

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

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

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

 

1935年春,病重的瞿秋白在向闽西突围时于长汀被捕

入狱后自知时日无多,写下这首词

同年6月,他高唱自己翻译的《国际歌》慷慨赴死

曾关押瞿秋白烈士的囚室,至今尚存

就在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今长汀县博物馆)内

人们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参观(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近年来,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

也强势带动了革命老区的乡村振兴

成为福建文旅厚重的一张特色牌

还有一张很有福建特色的“王牌”

福建茶文化

 

福建是产茶大省

武夷岩茶是茶届“大神”

这说法属实不过分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仙凡茶厂工人在制作武夷岩茶(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武夷茶歌》

范仲淹[宋]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这可是钟灵毓秀的武夷山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游武夷,岂会不游九曲溪

到武夷,怎绕得开朱子足迹

在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游客在朱熹曾经讲学的兴贤书院外拍照(资料照片)。新华社发(陈颖 摄)

理学家朱熹在武夷山五夫镇生活了50年

武夷山水间弥漫着朱子文化的气息

 

《九曲棹歌》

朱熹 [宋]

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

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两三声。

一曲溪边上钓船,幔亭峰影蘸晴川。

虹桥一断无消息,万壑千岩锁翠烟。

二曲亭亭玉女峰,插花临水为谁容。

道人不作阳台梦,兴入前山翠几重。

三曲君看驾壑船,不知停棹几何年。

桑田海水兮如许,泡沫风灯敢自怜。

四曲东西两石岩,岩花垂露碧㲯毵。

金鸡叫罢无人见,月满空山水满潭。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矣乃声中万古心。

六曲苍屏绕碧湾,茆茨终日掩柴关。

客来倚棹岩花落,猿鸟不惊春意闲。

七曲移舟上碧滩,隐屏仙掌更回看。

却怜昨夜峰头雨,添得飞泉几道寒。

八曲风烟势欲开,鼓楼岩下水萦回。

莫言此地无佳景,自是游人不上来。

九曲将穷眼豁然,桑麻雨露见平川。

渔郎更觅桃源路,除是人间别有天。

 

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春色(资料照片)。新华社发(邱汝泉 摄)

 

棹歌,是舟子渔夫所唱的乐歌

想象下那场景

一叶竹筏顺溪而行

自带BGM

将沿途奇景典故逐一唱来

换成现代视角

朱熹先生妥妥是为武夷九曲

写了篇文艺版导游词

 

几个世纪过去

曾经那些或朴素或华美的字词

尚未失去颜色

后来者也唱出了自己的歌

 

福建有诗,寻诗闽东

闽东有诗,寻诗霞浦

霞浦有诗,寻诗于海

大海给了闽东诗人们无限的创作空间

2023年3月19日,宁德霞浦县

获颁“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没想到吧

这个号称拥有“中国最美滩涂”的小县城

竟盛产诗人

 

《除了海,我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节选)

叶玉琳 [当代]

像曙光中的蓝马在海里散步

我移动,心灵紧贴着细沙

装满狂浪和激流

也捂紧沸腾和荒芜——

除了海,我没有别的地方可去

 

一艘回港的渔船穿行在光影变幻的海面上(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闽人以砥砺之姿

继承前人留下的人文遗产和绿水青山

续写着属于福建的山海诗篇

 

监制:程立葳

文案:陈醉

资料来源:新华社、新华网、《福建省志》、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等

[责任编辑:连雨欣 袁羽]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53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