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水中嬉戏。新华网发(陈林 摄)
新华网福州4月1日电(程立葳 刘丰)早春时节,在福州永泰县大樟溪畔,一群珍稀濒危鸟类——中华秋沙鸭度过了一个平安的冬季,开始了北归的行程。
据当地观鸟爱好者记录,中华秋沙鸭来此越冬,已有14个年头,种群数量从2009年的零星偶遇,到2019年记录到7只“成团”,去年则扩大到了19只的“大家族”。小家伙们对藏在八闽山水间的这一“行宫”渐渐有了家的归属感,从最初怯生生地远离人群,到现在能够淡定地与人群和谐共处,这对于一个穿越千万年历史的濒危物种来说,殊为不易。
中华秋沙鸭“组队”飞行。新华网发(陈林 摄)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的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了一千多万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名录中估计的数量为2400-4500只,因此也被称为“鸟中大熊猫”“鸟中活化石”。
濒危物种之所以濒危,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中华秋沙鸭最大的威胁便来自于对其栖息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中华秋沙鸭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旗舰物种,也是健康湿地的指示物种。它们只生活在极为清澈干净的水中,可以说是水质的‘试金石’。” 国际《湿地公约》科技委员会主席、EAAFP(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主要创建者、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雷光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这是大樟溪生态景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网 肖和勇 摄
永泰县是福州市的一座山中水城,高山飞瀑、峡谷泉流,大樟溪穿境而过汇入闽江,既有“福州生态后花园”之称,也素有“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的美誉。
立足生态县优势,保护青山绿水、筑牢生态底色,这是永泰县近年来在发展谋篇布局中始终锚定的方向。
“这几年,永泰县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上积极作为,成效明显。永泰推行河湖物业化管理,实施‘护河爱河、清洁家园’等行动;出台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先后否决了30多家意向入驻污染企业,关停沿岸蜜饯加工企业、取缔养猪场;新建和改扩建21座污水处理设施。”永泰县副县长刘漪说,如今,大樟溪水质稳定提升在Ⅱ类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
环境友好,还有一条重要的指标,即安全和谐的人鸟共生环境。
从2009年意外发现中华秋沙鸭后的“秘而不宣”,到从2019年起,每年冬天进山“数鸭子”;从野生动物摄影师、大樟溪畔的村民,到组织打击电鱼、抓鱼行为的当地政府,正是各方守护者的“勇毅前行”,才有了鸟儿的“岁月静好”。
中华秋沙鸭捕鱼瞬间。新华网发(陈林 摄)
“试金石”正成为“金招牌”。中华秋沙鸭选择到大樟溪越冬,是动物的生存本能。这一讲究生活品质,非净水不饮,食宿要高标准的“鸟中大熊猫”无疑成为当地水环境、水生态最好的宣传员、代言人。
碧波流淌,动静相宜。摄影师的镜头里,春日的大樟溪在阳光下映射下怡然惬意;溪面上,几只中华秋沙鸭正争夺刚刚捕捉到的小鱼,憨态可掬。而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中华秋沙鸭受到妥善保护,无疑又将惠及整个河流与湖泊生态系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性循环。
“保护中华秋沙鸭,就是保护大樟溪这方水土,最终是保护人类自己。”长期参与保护中华秋沙鸭的野生动物摄影师陈林表示,他们希望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摄影师慕名而来,让当地村民们从观鸟经济中获益,激发人人参与保护环境、保护中华秋沙鸭的自觉与热情。
大樟溪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新华网 刘丰 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