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瞭望 | 财政政策+金融工具,厦门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新华网
  对当地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分门别类,厦门有针对性地推出“财政+金融”组合拳:设立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银行贷款”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研发创新;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运用“财政+担保”改善融资难;设立应急转贷资金,运用“财政+过桥融资”缓解企业短期流动性紧张;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力度,运用“财政+保险”对冲外贸信用风险。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瞭望 | 财政政策+金融工具,厦门打出助企纾困“组合拳”

2023-03-01 19:40:13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一笔1000万元纯信用贷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通过增信基金,公司无需抵押物便获得了银行贷款。”

  聚焦稳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分类设计出台系列政策撬动金融资金,既有效纾解企业流动性困难,也放大了财政补助乘数效应

  对当地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分门别类,厦门有针对性地推出“财政+金融”组合拳:设立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银行贷款”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研发创新;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运用“财政+担保”改善融资难;设立应急转贷资金,运用“财政+过桥融资”缓解企业短期流动性紧张;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力度,运用“财政+保险”对冲外贸信用风险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康淼 付敏

  国际物流效率下降、海外账期拉长、订单渐多,给厦门佳浴智能卫浴有限公司带来沉重的资金压力。

  一笔1000万元纯信用贷款,解了公司燃眉之急。“通过增信基金,公司无需抵押物便获得了银行贷款。这笔资金给我们增加了信用,还增添了信心。”该公司财务总监文莉说。

  厦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旨在提供融资增信服务,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截至2022年底,该基金已为4400户中小微企业提供约150亿元信用类融资增信服务,稳定就业超14万人,贷款平均利率仅4.6%。

  近期,《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福建省厦门市调研发现,2022年以来厦门聚焦稳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分类设计出台系列政策撬动金融资金,既有效纾解企业流动性困难,也放大了财政补助乘数效应,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厦门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管理机构工作人员正在受理业务备案(2023年1月29日摄) 苏昕摄

  创新“财政+金融”应用场景

  “财政政策宏观调控主要体现为一收一支。当前形势下扶持经济发展,收的方面主要是落实党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厦门市财政局局长林志成说,“支的方面地方可作为空间较大。”为此,厦门积极探索用财政政策撬动金融资金支持实体经济,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杠杆作用。

  对当地企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分门别类,厦门有针对性地推出“财政+金融”组合拳:设立技术创新基金,运用“财政+银行贷款”支持企业扩大投资和研发创新;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运用“财政+担保”改善融资难;设立应急转贷资金,运用“财政+过桥融资”缓解企业短期流动性紧张;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力度,运用“财政+保险”对冲外贸信用风险。

  比如,针对企业短期资金紧张问题,厦门设立规模达20亿元的应急转贷资金,为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提供免费过桥融资。

  “银行有不少无还本续贷产品,但因授信方案复杂,有些企业无法满足要求。厦门应急转贷资金在客户准入、金额、期限等方面都降低门槛,是银行产品的重要补充。”建行厦门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陈健玮说。

  截至2022年底,厦门已与31家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服务企业687户,放款金额合计331.9亿元,为企业节省过桥费用超1.45亿元。

  又如厦门技术创新基金。“由财政和银行按5:95比例出资成立,按一定比例分担风险,用于支持研发贷和技改贷。”农行厦门分行行长吴刚说。

  2022年,厦门保沣实业有限公司对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地的出口订单大幅增长。该公司副总裁陈刚说,公司对生产基地进行智能化升级,向当地银行申请3000万元研发贷,年利率2%,期限5年,预计可节省150万元利息成本。

  截至今年1月底,150亿元厦门技术创新基金已全部发放给企业,预计带动企业技改和研发投入超400亿元。目前,厦门市准备扩大基金规模至300亿元。

  问卷先行精准施策

  本刊记者采访发现,厦门“财政+金融”组合拳之所以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于其做到了精准掌握企业需求、集成创新做法、突出因地制宜,从而确保资金有效、风险可控。

  调查问卷开路,精准掌握企业需求。2022年3月,厦门市财政局联合8家第三方机构对厦门普惠性扶持政策开展绩效评价,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659份、走访企业103家。72%的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其中一半企业反映经营现金流紧张,小微企业尤其突出。

  “在财政政策评估前进行大量问卷调查,确保政策设计针对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真正解决痛点。”林志成说。

  集成创新做法,提高金融资金和企业需求匹配度。改革推行前,厦门市财政局与工信、商务、金融等部门在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创新政策设计,综合运用贷款、担保、基金、保险等金融工具。

  “金融资金和企业需求之间需要纽带,厦门财政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厦门市财政局副局长林琳说,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让“财政+金融”发挥更大作用。

  突出因地制宜,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帮扶政策。厦门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外贸依存度高达118%。厦门市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力度,帮助企业对冲外贸风险。

  “受国际局势影响,公司出口乌克兰的冷冻沙棘果和出口波兰的冷冻蓝莓,因到不了目的地而出险,厦门信保共赔付5万美元。”厦门久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信辉告诉记者。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厦门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智晶说,2022年厦门由财政出资,为2021年年度出口额6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共支持3850多家外贸企业,覆盖率达43.7%。

  大胆创新严把风险

  受访基层干部和专家认为,当前企业面临较大短期资金压力,地方需要发挥主动性,以创新方式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切实释放红利。

  拓展“财政+金融”应用场景。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匹配不同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同时开展产业扶持政策绩效评估,整合低效财政资金,将财政事后补助更多转化为事前融资支持。

  挖掘自身财政政策潜力。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谢贞发建议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大环境下,授予地方政府一定减免权限,鼓励各地根据地方产业特点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因地制宜帮扶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改善营商环境。

  严格把控风险。受访专家建议在丰富“财政+金融”工具箱的同时,引入金融机构成熟的风控机制,完善企业信用累积机制,将短期融资和长期增信结合,持续扶持履约守信企业。

  厦门通过银行、基金、保险等专业机构进行融资事前审查、事中检查、事后评估,强化风险防控。以增信基金为例,设定每只子基金不良率超过增信额的5%时便不予赔偿。目前增信基金总体不良率在0.3%左右。

[责任编辑:郑云彩]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0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