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不断打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堵点,“丁敬堂们”通过打拼扎根城市,一步步实现了举家进城的梦想
“妻子有班上,孩子就近入读公办免费职业学校。我在晋江慢慢找到了家的感觉。”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董建国
从湖北省建始县一个小乡村,到福建省晋江市;从既没学历又没技术的“打工人”,到科研大拿、企业高管;从漂泊打拼,到举家落户;从安身到安心……丁敬堂,用17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农民到新市民的蜕变。
丁敬堂的故事,也是全国各地千千万万新市民的写照。2014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6%。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6月21日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指出,坚持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稳妥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配套政策体系,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近年来,各地不断打通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堵点,“丁敬堂们”通过打拼扎根城市,一步步实现了举家进城的梦想。
扎根
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之一的福建省晋江市,目前200多万人口中,一半多是像丁敬堂这样的外来人口。
从晋江市区驱车半小时来到东石镇,主干道旁林立的雨伞广告牌,时刻在提醒:这里是“中国伞都”。目前东石镇制伞业产值超百亿元,伞业从业人员有5万多人,其中新晋江人占比已超过25%。
走进金瓯工业区的优安纳伞业工装车间,一台由10个机械手臂组成的矩形庞然大物正在调试中。这台伞骨自动铆接机,由浙江大学技术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项目负责人正是海峡(晋江)伞业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丁敬堂。
回忆过往,丁敬堂感慨万千。他来到晋江17年,他的生活发生重大转变。这里没有桑梓乡情,却充满了他的奋斗记忆。
丁敬堂来自湖北建始县一个小乡村。老家被美丽的群山环绕,但交通闭塞,经济发展落后。许多人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纷纷到沿海城市打工。
“中学毕业后我在村里当村干部,日子过得紧巴巴。1999年出了一场车祸,家里负债几万元。春节时看到很多打工的朋友赚到钱,我就决定外出闯荡一下。”那时他已过三十岁,此前也只去过县城。
2001年,丁敬堂和妻子一起走出家乡的大山,历经3个昼夜颠簸投奔在泉州打工的亲戚家。丁敬堂说,亲戚帮自己租了一个七八平方米的民房,一张铁床就是出租屋的全部。夫妻俩安顿下来,身上只剩下几百块钱。
随后几年,丁敬堂当过一线班组长,当过车间主任,也在人力资源市场搞过劳务引进。妻子段金桂在泉州的鞋厂做流水工。
2005年,丁敬堂来到了晋江,进入了东石的一家制伞企业打工。
“刚来时这里比较荒凉,厂区门口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丁敬堂说。工作上,因为对行业不熟悉,丁敬堂做起事情来小心翼翼。初来乍到,他听不懂闽南语,沟通起来会有困难。公司老板在开会时强调多次,会议上不允许讲闽南话,都用普通话交流,这让他心里感觉很温暖。
成长
“从刚进入公司第一天起,公司老板、管理人员,都没对我们外来工区别相待。”丁敬堂说。
彼时,晋江经济正从“家家户户冒烟”的行业初期发展,开始迈向创品牌的新阶段。以若干间简陋的厂房为起点,东石镇的雨伞行业逐渐成长,一起成长的还有丁敬堂和他的工友们。
在丁敬堂的记忆里,那时小镇一到晚上,家家户户点灯,街上传来此起彼伏机械制伞的声音。如何打造一款爆款的雨伞,是企业上下讨论的共同话题。
开始,丁敬堂与妻子住在单位宿舍。“当时条件简陋,雨伞厂有300多工人,盛夏时节,在没有空调的宿舍,地上铺一张草席就是床。每个月工资一千元出头。”
丁敬堂充满干劲。最初,他主要负责人事行政工作,技术部门缺少人力时,他便自己顶上,渐渐地也摸索出一些门道。不久,他主动转到了技术岗位。
“一把雨伞的学问太大了,就像人的关节一样,由100多个配件组成,要经过500多道工艺。”丁敬堂说。
为了一个个小细节,丁敬堂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却甘之如饴。一有空余时间,丁敬堂就去帮车间的老师傅打下手,渐渐地,从掌握制作一把伞的全部手工工序,到熟悉流水线上的每一道流程。
丁敬堂的双手上,至今有着厚厚的老茧,这都是那时苦练技艺留下的印记。那时,他常常枕着已经翻烂的书本睡在车间。
学历不够,丁敬堂就在职攻读大专。吃饭、散步时也在背诵练习题,一有空就到学校听专业的讲座。2018年他取得了大专学历和正高级工程师职称。
功夫不负苦心人,至今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带领团队完成的“雨伞手柄可弯折”项目在2007年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在2008年又拿到晋江市专利金奖。
“随着制伞企业越来越多,公司开始筹划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老板就让我组建品牌研发部创品牌。”丁敬堂说。
从门外汉到技术大拿,丁敬堂一路创造奇迹。2015年,他与团队研发的“一种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自动开合伞”一举拿下“中国专利优秀奖”,成为晋江市首个国家专利奖。这是丁敬堂团队花了近5年时间攻克下来的。“从没获过这么大的奖,团队中有3人因此获评晋江市第三层次优秀人才,享受人才补助和购房优惠。”
丁敬堂(中)与华中科技大学专家进行自动缝纫轨迹追踪定位研究(2022年3月摄) 蔡丽玲摄
团队
迄今为止,丁敬堂先后获得20多项发明专利,晋升为公司副总经理。“晋江鼓励创新,企业自主认定人才,不唯学历、资历,不分地域,只看实力、成绩和贡献。”丁敬堂说,在人才政策上,晋江对人才津补、住房保障、交通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让他在这里有了归属。
丁敬堂对未来也充满激情。他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促成更多科研成果转化,更好地带动整个行业?
2018年,在丁敬堂的提议下,几家制伞龙头企业出资成立海峡(晋江)伞业科技创新中心。丁敬堂入股担任了创新中心负责人,开始了在晋江的创业之路。近年来,中心在行业内促成3000多万元技术转化,服务了行业几十家企业。
连日来,在海峡伞业科技创新中心,几位年轻的工程师正忙着调试一条智能生产线。“这是伞面全智能生产线,分为四个大的步骤,卷边、切割、翻面、缝合。”工程师许进鹏说,这条线原本需要大概20个人,现在通过智能化设计,只需要一到两个技术人员。
丁敬堂说,当前行业竞争激烈,企业更需要拼创意、拼效率。为此,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立项,对制伞生产线的自动化生产进行多次探索和研究。目前该项目即将投入生产。
“我们这个团队蛮拼的。目前,整个中心有三十多名工程师,学历都在本科及以上,一多半都来自外省。”丁敬堂说,“很多青年人为研发一个项目,三班倒连轴转一个月赶工。我仿佛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
有温度的城市,就能召唤有梦想、爱打拼的人。现在,丁敬堂的团队里已有多人获评晋江市高级人才。他感慨:“在晋江,不管哪里人,只要肯奋斗、肯钻研,就会有前途。”
晋江城市一角(2022年摄) 晋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希望
“我们的归属感,都写在日常生活中。”坐在自家宽敞的房子里,丁敬堂泡着热气腾腾的茶对本刊记者说。
刚到晋江时,丁敬堂把孩子留在老家跟着年迈的父母生活,夫妻俩在晋江打拼。
2011年,晋江在福建全省率先推出居住证制度,持证可享有子女义务教育、社会保险、医疗互助等22项市民化待遇。此后,晋江市民化待遇扩大到30项,实现“新老晋江人一个样”。
2014年,晋江在全省率先推行流动人口市民化积分优待管理办法,对持有居住证的新晋江人实行积分管理,积分排名靠前的可享受购房补助等优待政策。
2015年,丁敬堂按照政策,以低于市价近50%的价格,在晋江买了他的第一套房。
“当时加上人才补贴与积分优待政策,买到心仪的房子一平方米才2950元,真是一个大惊喜。”丁敬堂说。
2017年,丁敬堂把读中学的儿子丁海波从老家接到了晋江。“妻子有班上,孩子就近入读公办免费职业学校,在晋江找到了家的感觉。”丁敬堂说。
丁敬堂说,在晋江生活,从资源配套的体验感来说,城乡之间一个样。不仅在家门口可以读名校,在家门口也能看名医。现在,在晋江,上海六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等国内顶级医疗资源落地。
丁敬堂的儿子毕业后,在晋江一家企业里当机械维修工。如今,丁敬堂已笃定地把晋江当作“第二故乡”。
晋江市委书记张文贤说,一直以来,晋江都在探索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让民众拥有创业致富、乐业安居的美好生活,实现城市发展与美好生活“双向奔赴”。
“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更多人可托付终身”,这几句流传很广的话中,透露着晋江人的自豪。如今,晋江民生投入已占总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七大领域的改革正走向深入。从“候鸟”到“归人”,100多万新晋江人扎根晋江,托付终身。
“晋江这座开放又有活力的城市,让无数像我一样的外来务工者成就了自己的梦想。”丁敬堂说,“在晋江,我该有的都有了,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依然选择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