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的提升一环扣着一环,我们在把废酸、废气、废渣‘吃干榨尽’的探索中争取更高附加利润,逐渐形成明确的链式发展思路。”
上杭坚持招商选资,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观念,不管项目大小,都以技术实力、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低,作为引进和配置发展资源的标准
县委、县政府领导担任“链长”,带头请专家做讲座,进企业做“学生”,学习产业知识、组织策划产业链招商图谱,引进并挂钩服务重点项目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秦宏
福建省上杭县日前入选“2022年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榜单。
地处山区的上杭县,2012年前后主导产业是“挖矿”和“开山做水泥”,经济粗放发展,一度陷入困局。如今,上杭除了矿业和建筑业外,发展起了金铜产业、锂电新能源产业、半导体新材料产业等三条百亿级工业产业链。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在上杭调研了解到,这个革命老区县的嬗变来自工业转型的三种能力:将基础工业能力转化为优势产业竞争力、培育可持续的产业创新力、提升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服务力,持续探索出一条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福建紫金铜箔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022年8月10日摄)。 秦宏 摄/本刊
深挖优势产业竞争力
从2009年筹建20万吨铜冶炼项目开始,上杭开启了向产业链式发展要竞争力的探索,不断将长板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力。如今,上杭已形成金铜、半导体新材料、锂电新材料产业链,正在建设储能产业链。
“我们从最初的矿产冶炼能力起步,逐步发展出铜杆、铜板带、铜箔等加工品生产能力。”上杭县金铜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赖长才说,“能力的提升一环扣着一环,我们在把废酸、废气、废渣‘吃干榨尽’的探索中争取更高附加利润,逐渐形成明确的链式发展思路。”
脱胎于水泥厂的德尔科技是一家半导体新材料企业,该公司已破解电子级三氟化氯、电子级一氟甲烷等13个半导体高端制程“卡脖子”材料技术难题。德尔科技董事长华祥斌说,2012年以来上杭县关停大量“小散乱”水泥厂,结合铜冶炼副产品消化和化工产品市场需求,积极引导企业向生产半导体领域所需的含氟化工产品方向转型。
“国家鼓励发展锂电、半导体新材料等产业,县里正好具备产业基础。”上杭县工业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局长陈天旺说,县委、县政府据此提出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提高产业集聚能力。
近年来,上杭吸引了一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和产业链优质配套企业。“上下游企业在上杭投资的意愿不断增强。”陈天旺说,2021年上杭实际使用工业用地6000余亩,占全省总量约1/20,今年当地已推进10个投资超十亿元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引进更多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半导体等领域的终端产品制造企业,持续打通各产业链,向产业集群迈进。”上杭县委书记王波说。
过去上杭约80%财政收入靠紫金矿业的资源开采。当地近十年年均GDP增速近10%,而紫金矿业和资源开采在县财政中的贡献,分别降到40%和6.5%。
产业发展创新力
上半年,上杭多数锂电和半导体新材料企业产品供不应求,产值、利润翻番或接近翻番。这样的成绩,与上杭突出强化产业发展创新力密切相关。
提升产业创新力,从招商选资开始。2020年,上杭引进集成芯片企业时,发现晶旭半导体公司年产值只有1亿多元。基于对该企业技术优势的判断,上杭给予了用地、融资等支持。
借助紫金矿业资源优势、工业基础等优势,上杭引进了吉利集团、宁德时代、传化集团、杉杉集团、巴斯夫等企业,布局行业创新链的前沿项目。
王波说,上杭坚持招商选资,摒弃“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观念,不管项目大小,都以技术实力、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低,作为引进和配置发展资源的标准。
上杭充分用好资本市场力量,激发企业创新能力。2000年,上杭县成立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杭国投公司”)。近年来,上杭县专门成立首期规模为5亿元的鼎峰兴杭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交由兴杭国投公司管理,瞄准上杭主要产业发展方向,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有项目落地条件的技术团队和项目。
2016年,德尔科技生产六氟磷酸锂产品时,启动资金不足,缺少行业资源。经调研论证,上杭县通过兴杭国投公司引入具有下游市场资源的龙岩市工发集团,共同以股权投资方式,通过前期资金引导撬动风投资金超10亿元,建立了年产60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
培育创新能力,要在内生动力上下功夫。近年来,上杭的科技创新投入连年增长,2021年当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87%,连续5年保持全省县域前列,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研成果230个。持续实施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引进培育和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工程,聚集了国家重大计划人才8人,福建省高层次ABC类人才127人,建成28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
通过培育产业创新能力,上杭仅用不到5年时间,就实现了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从0到200亿元的产业规模跨越。近3年,上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年均增速50%以上。
产业发展服务力
第一次与县委书记见面,福建天甫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奕丰被专业问题难住了,却被产业发展的诚意深深打动。
“谈起半导体化学品领域的技术路线,县委书记比我了解得更深入。”创业十多年的他,最终将技术团队全都带到上杭。
上杭县让服务产业发展的干部成为产业专家。县委、县政府领导担任“链长”,带头请专家做讲座,进企业做“学生”,学习产业知识、组织策划产业链招商图谱,引进并挂钩服务重点项目。
今年上半年,上杭各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共策划项目288个,已落地101个。其中,11个投资十亿元以上的项目已落地4个。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兴杭国投公司组建了专业化资本运作团队。“县里的新材料产业基金投资方向,会重点参考公司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研判,即使是县里引进的企业也可以不投,保障了公司运作的专业性。”上杭县兴杭国投公司有关负责人林聪说。
为了抢抓项目的投产时效,上杭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服务效率,探索出“一次性梳理、清单式交办、并联式推进、专班式服务”机制,设立企业开办专窗,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
“项目落地的时效性,直接关系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上杭县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区负责人郭东亮说,服务工业发展的干部必须转变服务理念。
王波说,上杭的实践表明,打造与工业发展相匹配的服务能力和营商环境,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落地上杭、扩大投资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