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福建长汀:从“山光水浊”到满山翠绿-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经过长期治理,今天的长汀,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的146.2万亩下降到31.52万亩,水土流失率下降到6.78%;森林覆盖率达80.3%。
首页 政情 产经 金融 房产 健康 台湾 旅游 访谈 视频 无人机 VR
头条视点原创政情视频

福建长汀:从“山光水浊”到满山翠绿

2021-12-09 11:41:4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福州12月9日电(记者张铎、周义、刘诗平)“在那儿,不闻虫声,不见鼠迹,不投栖息的飞鸟;只有凄怆的静寂,永伴着被毁灭了的山灵。”这段描述,出自上世纪40年代福建省研究院土壤保肥实验区工作人员的笔记。

  这是11月24日翻拍的1983年长汀水土流失状态。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长汀县地处闽西山区,曾是南方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据1985年卫星遥感普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1.5%,涉及的河田、三洲、策武等7个乡镇“山光、水浊、田瘦、人穷”。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1989年10月长汀县河田镇喇叭寨原貌(资料照片),下图为2021年11月23日长汀县河田镇喇叭寨景象。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经过长期治理,今天的长汀,水土流失面积从1985年的146.2万亩下降到31.52万亩,水土流失率下降到6.78%;森林覆盖率达80.3%。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决定性胜利,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极大改善。

  当地农户在长汀丰盈美丽生态农场采摘水果。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森林保住了水土,也汇聚了财富。当地百姓以林地资源为依托,发展河田鸡养殖、中草药种植等林下经济,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日,记者走进长汀河田镇芦竹村蓝秀养鸡场,成群的河田鸡正在山林中悠闲地觅食。

  鸡场负责人蓝晓红告诉记者:“别看现在满山翠绿,在十几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处废弃的矿山,寸草不生。”

  十几年来,一棵棵树苗活下来,一座座山头绿起来,树荫下成了最理想的天然鸡舍,蓝晓红的河田鸡养殖规模也因此日益扩大,效益越来越好。

  11月22日,这是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生态茶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在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汀探索总结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长汀经验”,被水利部誉为福建省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典范。

  创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汀江国家湿地公园,打造“长汀经验”升级版,建设汀江生态经济走廊,打响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近年来,长汀县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不断提升和拓展生态建设质量与成效,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陈醉]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
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
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
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
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手机适配版    |    电脑PC版 
Copyright © 2016 FJ.news.cn
返回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1503112814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