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月24日电(刘丰)深冬的厦门,阳光依然明媚。位于集美区的厦门厦工中铁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车间里热火朝天,曾服务过厦门地铁建设的盾构机正进行再制造,之后将继续行使使命;相隔不远的海翼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批入驻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线生产同样如火如荼;位于翔安区的信达信息产业园,厂房楼顶的1296块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欣欣向荣的场景,正是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进军先进制造新赛道的生动写照。
厦门厦工中铁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车间里,曾服务过厦门地铁建设的盾构机正进行再制造。 新华网 刘丰 摄
2022年3月底,根据厦门国企改革部署,海翼集团成为国贸控股集团的权属企业。随着海翼集团的加入,国贸控股集团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链,新辟先进制造赛道。一年多来,国贸控股集团及旗下海翼集团围绕先进制造业夯基垒台,打造初具规模的先进制造业投资平台。
布局:聚焦先进制造三大产业链
厦门东北部,同翔高新城。天马显示科技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一派忙碌。这条生产线产品为曲面与折叠显示屏,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而在该项目不远处,随着天马8.6代新型显示面板生产线项目首台核心设备顺利搬入,项目正式进入产能建设的新阶段,这是天马首条专精于中小显示领域的高世代生产线。
随着天马项目的落地见效,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实现集群集聚、抱团发展,为厦门平板显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提供有力支撑。
这两个在厦门打造新型显示高地征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项目,2022年被国贸控股集团无偿划转至海翼集团,成为海翼集团三大产业链之一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最佳注脚。
2021年12月30日,厦门市国资委发布通知,决定由国贸控股集团重组海翼集团,吹响海翼集团重组的号角。
“厦门市委市政府给我们的战略定位,就是把海翼集团打造成厦门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平台。”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瑞进介绍,重组后,国贸控股集团的第一个大动作,就是携手国际知名战略咨询机构重新梳理编制海翼集团2022-2025年战略规划。按照规划,海翼集团将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链展开布局,推动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引产引资引才,强链补链延链。
新蓝图绘就,为海翼集团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明确路径。林瑞进介绍,聚焦这三大产业链,是根据厦门市“4+4+6”(四大支柱产业、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六个未来产业)现代产业体系及企业实际情况确定的。
“近年来,国贸控股集团在原有证券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三大经营特色的基础上,提出产业化发展方向,持续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海翼集团加入后,我们增加了先进制造赛道,产业化更具系统性和竞争力。”国贸控股集团品牌部负责人雷蒙表示。
为了让海翼集团心无旁骛聚焦先进制造业,国贸控股集团还将海翼集团供应链、类金融、房地产等业务与国贸控股集团同类业务进行整合,稳步推进非主业剥离……重组后的海翼集团不断聚焦主业,轻装上阵,矢志笃行。
提质:多点开花释放产业活力
在厦门信达信息产业园厂房楼顶,1296块光伏板预计年发电89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95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700吨,降低二氧化硫排放约1.65吨。如果将这些节能降耗、低碳减排的数据做个形象的类比,该分布式光伏电站对节能减排的贡献,相当于植树造林700亩。
信达信息产业园厂房楼顶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新华网 刘丰 摄
这是海翼集团首个清洁能源项目。2022年11月,海翼集团投资设立厦门国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拓展优质光伏业务为切入点,开拓新能源业务。该项目于2023年5月22日并网成功,创造了从开工到并网用时80天的“国贸速度”。
“这个项目到目前为止已发电约55万千瓦时,按照投资评估报告,五六年就能收回投资成本。”厦门国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助理张有林介绍,信达信息产业园是国贸控股集团下属企业,光伏项目使用了原本闲置的厂房楼顶,不仅为企业创造新的社会效益、提高经济效益,所产的电能还优先以优惠价格供给园区内企业使用。
“国贸控股集团与海翼集团的重组整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高效协同,充分激发资源优化整合的潜力,达到‘1+1>2’的效果。”林瑞进表示,一年多来,在国贸控股集团的鼎力支持下,海翼集团下属企业多点开花、齐头并进,不断呈现新面貌、新气象、新活力。
厦工股份是厦门历史最为悠久的制造业品牌之一。但随着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曾辉煌一时的厦工股份主业板块连年亏损。如何转型提质成为海翼集团重组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考验。
“要发展高端装备产业,厦工股份是基础,但装备怎么实现高端,我们提出生产数智化、产品电动化、市场国际化。”林瑞进介绍,经过一系列改革创新,2022年厦工股份发布纯电动装载机,当年工程机械出口额同比增长50%以上;2023年12月,经过半年的试运行,位于巴西圣保罗州莱蒙市的厦工巴西公司交付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厦工在美洲的产品交付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2023年8月,厦工新能源产品进军欧盟。 新华网发(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好消息源源不断。2023年6月19日,厦工中铁082号泥水平衡盾构机在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隧道土建工程海域段始发,这是国产泥水平衡盾构机首次应用于厦门跨海隧道项目。
2023年6月,厦工中铁082号泥水平衡盾构机验收始发。 新华网发(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厦门厦工中铁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吕专真介绍,此前,厦工中铁的盾构机主要应用在地铁建设,重组后,依托国贸控股集团的市场资源,厦工中铁不断拓宽应用领域,产品逐步走进水利水电、矿山、公路等施工现场。
“国贸控股集团资本实力更强,现在厦门的金融机构给予我们的融资授信提高,融资成本下降,担保条件放宽,对海翼集团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在林瑞进看来,国贸控股集团对海翼集团的加持显而易见,“国贸已有40多年全球业务的积淀,未来将叠加国贸控股集团的品牌影响力,这就是业务协同。”
赋能:支撑厦门制造业倍增突破
一个个项目的重大进展,背后是海翼集团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持续发力,是国贸控股集团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先进制造业的决心,更是国有企业积极融入厦门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位于集美新城片区的海翼智能制造产业园招商工作持续进行中。产业园一期建筑面积近5.4万平方米,已于2021年8月投入使用;二期建筑面积超21万平方米,2023年6月竣工交付。
2023年6月,厦门海翼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竣工交付。 新华网发(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供图)
“园区目前招商入驻企业13家,基本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像安捷睿是做机器人的,优加是做精密模具的,亿格主要做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提起园区内的企业,厦门海翼园区发展有限公司产业招商部负责人范灵波如数家珍。他介绍,海翼智能制造产业园招商以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重大项目为重点方向,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引进一批高新技术、智能研发、装备制造的重点企业,打造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持续培育新的增长点。
优加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是入驻海翼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图为优加车间里,工人正忙着生产。 新华网 刘丰 摄
除了为引进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筑巢引凤”,海翼集团还成立新翼智成基金管理公司,积极推进先进制造业基金设立相关工作。
“2024年一季度,我们拟设立厦门市先进制造业基金,基金总规模100亿元。”林瑞进说,“这个基金将定位在厦门市,就是要服务厦门市‘4+4+6’现代产业体系,通过基金服务一些细分行业头部企业。”
林瑞进介绍,除了资金支持,基金还可以从业务资源、资金资源、客户资源、人才资源等方面赋能企业发展,“我们要沉下心去,真正给企业提供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厦门的温暖,就像厦门的天气一样,让他们愿意留在厦门投资兴业。”
做大做强核心主业,集聚千亿级产业规模;打造本土产业链竞争力,支撑厦门制造业倍增突破,这是海翼集团的发展目标。一年多来,海翼集团锚定目标,奋楫扬帆,势如破竹,正一步一个脚印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
新的一年,乘时应势、蓄力出发。国贸控股集团及海翼集团将继续助推厦门市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进程中落子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