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1月23日电(记者邬金夫、陈弘毅)一块原先的工业用地,却化身保护区,成为被观鸟爱好者誉为“中国最美小鸟”的栗喉蜂虎的专属家园。这是怎么一回事?
冬日的厦门岛,依旧绿树碧海,记者驱车来到厦门五缘湾栗喉蜂虎市级自然保护区。虽然保护区地处繁华市区,但步入大门后,却格外静谧。在保护区里,一处岩壁引起了记者注意,只见上面布满了鸡蛋大的洞穴。
保护区里栗喉蜂虎的巢穴。新华社记者陈弘毅 摄
厦门市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蔡立波介绍道,这是栗喉蜂虎的一处筑巢地。十多年前,这里曾是厦门一些市政建设项目的取土地,随着小山包挖去了一半,露出了这块岩壁。不久后,一群从东南亚远道而来的栗喉蜂虎“盯上了”这里,在此筑巢安家,并在附近的五缘湾湿地觅食。
栗喉蜂虎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们身披艳丽羽毛,在阳光下扑扇翅膀,会闪烁金属般的光泽,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鸟类之一,颇受摄影爱好者的喜爱。作为夏候鸟,每年4月份的时候,栗喉蜂虎会“组团”来到厦门,10月份天气转凉,就飞到东南亚一带。
为何要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建立保护区?据介绍,2010年前后,厦门观鸟协会的观鸟爱好者在这处筑巢地的周边湿地,拍到了一张栗喉蜂虎集体觅食的照片,照片上五只栗喉蜂虎同框出镜,这张“高颜值”的合影在厦门轰动一时,引发市民关注。民间开始呼吁,将周边部分区域划为保护区,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能更好地常驻。
栗喉蜂虎资料照片。(厦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1年,经过专家论证等环节后,厦门正式设立五缘湾栗喉蜂虎市级自然保护区,包含骑马山和通屿湿地两个片区,保护区总面积约40公顷,实行封闭式管理。其中,骑马山是栗喉蜂虎的繁殖地,通屿湿地片区则是觅食地。
栗喉蜂虎对环境的要求颇为苛刻。它们需要软硬度适中的岩壁筑巢、安静的栖息场所和充足的食物补给。如果岩壁留有原先鸟儿的“安家”痕迹,它们还会另选地址。
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护区事务中心工作人员段道清说,为了照顾好远方的“贵客”,每年他们都会精心修整土坡,进行回填,让岩壁恢复如初。保护区工作人员还对巢区进行了扩容,参考鸟类专家意见打造人工巢区。此外,保护区专门修建了一个水池,种植了多种果蔬树木,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为栗喉蜂虎提供了丰富的昆虫等食物。巢穴附近装上了摄像头,安排专人进行生态监测。
栗喉蜂虎资料照片。(厦门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7年,厦门市政府还在骑马山片区建立外围保护地带,严禁开设餐饮娱乐、汽车维修、五金加工等可能产生废气、噪音的项目,让这群美丽的精灵拥有更加优美安静的家园。
据统计,自保护区成立以来,栗喉蜂虎数量稳中有升。2023年,骑马山繁殖区内亲鸟繁殖数量保持在200只以上,通屿湿地觅食区在迁徙前可观测到3000只以上。
厦门市湖里区园林局副局长杨迎芳说,每年夏天,大批的市民会来到五缘湾湿地公园,隔着一湖碧水,欣赏候鸟翔集。这里也是体验自然课堂的绝佳之地,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越来越多的市民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厦门和栗喉蜂虎有着一年一度的‘约定’,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段道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