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肖玉:把农耕文化“种”进校园-新华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打牢创新基石。“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6.7万个、义务教育学位13万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1%……”省人大代表、福建省华兰园艺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玉为过去一年我省教育事业成绩单点赞。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肖玉:把农耕文化“种”进校园

2023-01-14 09:33:45 来源: 福建日报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打牢创新基石。

  “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6.7万个、义务教育学位13万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1%……”省人大代表、福建省华兰园艺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肖玉为过去一年我省教育事业成绩单点赞。

  长期关注教育事业的她也发现,尽管各地教育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但依然不同程度存在着重分数、轻综合素质,重智力、轻立德,重书本知识、轻实践体验等问题。

  去年,教育部出台的一条素质教育新政策让肖玉很激动。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多种劳动技能被纳入课程,以更好实施劳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创业者,肖玉主张,在具体实践中,重点突出传统农耕体验教育。“农耕知识的积累储备,也有利于形成关注农村、重视农业、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更能有效培养学生个人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应急事件的自救应对能力,同时也是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最好的弘扬与传承。”她建议,要积极优化课程设置,打造传统农耕体验教育的多样化平台和实践基地。

  肖玉认为,要真正把农耕文化“种”进校园,应当加强相关配套。在实践基地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小苗圃、种植园,不具备条件的则应发挥各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多样化功能;在师资方面,加强与农校、社会机构合作联动,盘活校内外资源,聘请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工人等担任指导教师;在评价体系方面,建立多元评价方式,避免农耕教育流于形式,成为“摆拍式”劳动教育。(记者张辉

[责任编辑:陈醉]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8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