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侨智发展大会
于12月16日—18日在福建福州举行
17日,福建华侨博物馆藏品与史料征集活动启动
面向全球征集涉侨藏品和史料
福建是著名侨乡
不仅涉侨文物藏品能讲述华侨故事
在八闽大地
一批充满异域风情的古厝也能知史见人
这些华侨建筑
追忆着老一代华侨“走南洋”的艰难岁月
也是海外侨胞乡愁记忆的重要载体
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
集美学村。新华网发(卓丽志 摄)
著名的华侨实业家、教育家陈嘉庚先生兴建的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是中国近现代校园建筑的典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建筑形式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仿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形式,另一种是中西结合形式。
厦门大学群贤楼。新华网发(厦门大学供图)
安礼逊图书楼
安礼逊图书楼外观。新华网发(成冬冬 摄)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开元街道培元中学内的安礼逊图书楼同样见证了20世纪侨办教育的辉煌历程和历史变迁。图书楼建于1927年,外墙立面采用简化的西洋柱式,塔楼顶部凌云台采用闽南地方传统建筑形式,属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礼逊图书楼塔楼顶部凌云台为闽南地方传统建筑形式。新华网发(成冬冬 摄)
天一总局旧址
天一总局——漳州最早的侨批局。新华网发(吴军 摄)
天一总局位于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流传村,由旅菲华侨郭有品于1880年创办,由北楼、大厝(亦称宛南楼)、陶园等建筑组成。北楼为西式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外墙上装饰着西洋人物雕像和中式的花草图案;房内装饰精致,至今还保留着在当时极少有的进口蓝色玻璃、磨砂玻璃、彩绘瓷砖。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经营时间最长的早期侨批局,在闽南侨批史乃至中国邮政史、中国金融史上占有重要席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一总局内还保留着当年使用的彩色玻璃提示牌。新华网发(吴军 摄)
鼓浪屿近代建筑群
西林·瞰青别墅是华侨黄仲训在日光岩下购地建造的别墅。新华网发(林聪明 摄)
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纷涌入鼓浪屿,建造了较多的公用和民用西式建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富商、华侨也纷纷到鼓浪屿建宅置业,兴建了众多仿西式或中西合璧式住宅建筑,使鼓浪屿成为万国建筑的汇集地。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主要由美国领事馆旧址、日本领事馆旧址(包含警察本部两座建筑)、汇丰公馆旧址、天主堂、三一堂、安献楼、八卦楼、西林·瞰青别墅、亦足山庄、菽庄花园等36处建筑及建筑基址组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1920年的黄荣远堂是鼓浪屿华侨花园洋房建筑的优秀代表之一。新华网发(鼓浪屿管委会供图)
观山李氏民居
观山李氏民居番仔楼。新华网发(成冬冬 摄)
建于1890年—1936年的观山李氏民居位于泉州市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包括番仔楼、功藏厝、成器厝,由爱国华侨李功藏及其长子李成器回乡所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山李氏民居内砖木石无一不雕,且雕饰精美繁缛。建筑造型和雕饰融入南洋风格,呈现出中西合璧、土洋结合的建筑装饰特征,折射出南洋文化、西方文化对闽南侨乡的影响。
功藏厝,又称池塘湖大厝。新华网发(成冬冬 摄)
东美曾氏番仔楼
曾氏番仔楼是由当地华侨曾振源返乡而建。新华网发(崔建楠 摄)
东美曾氏番仔楼位于漳州市龙海区角美镇东美村墩上社,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主体建筑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竣工。整体建筑沿中轴线对称排列,中轴线上的宗祠为闽南传统祠堂建筑风格,两侧大厝融闽南传统民居与西方外廊式建筑元素于一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氏古建筑群由曾氏宗祠、闽南传统民居、西洋风格番仔楼和一座两层红砖洋房组成,规模宏大。新华网发(严硕 摄)
走进这些古厝“洋楼”
一幢幢风格各异的侨乡建筑
传递着一代代华侨的悠悠家国情
也正谱写着新时代的侨乡故事
文案:刘丰
资料来源:福建省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