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美海岛”的“零碳”之路-新华网
2023年全岛减碳量已达2.5万吨,约占全岛实际碳排放量的61%。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美海岛”的“零碳”之路

2024-05-24 14:30:44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新华网福州524日电(蒋巧玲 肖和勇)花朵风机、“绿牌”车辆,会追光的百叶帘、能发电的地砖……这些美丽又有趣的场景来自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近年来,随着零碳示范区建设的加快推进,岛民们的衣食住行“绿起来”了,生活正在发生“智”的变化。

  据了解,2022年开始,在福建省住建厅的指导和支持下,湄洲岛积极参与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试点片区打造,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零碳示范区的建设实施路径:结合海岛实际,围绕建筑绿色化、园林景观生态低碳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固废资源化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交通绿色化、运营智慧化、新型电力系统八大方面开展建设。各项目内容分阶段逐步实施,最终目标是把湄洲岛建成“零碳岛”。

  湄洲岛管委会科技副主任姚兴华介绍说,通过零碳示范区建设的开展,现在的湄洲岛已经变得“绿量”满满:全岛由一张“水网”串联起来,11个行政村的污水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全岛民宿逐步开展绿色节能和智能化改造,现有绿色建筑和光伏设施每年减碳量超2100吨,未来新建建筑都将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市政交通方面,全岛公交车、观光车实现100%新能源化,所有公交站台完成了光伏化改造;正在打造的海岛级“双碳”数字孪生平台,可实时监测全岛各方面碳排放数据,未来将通过感知气象、人流量、时间节律等外部环境,预测和调度全岛绿色智慧应用场景。

  “开展零碳示范区建设以来,我感觉最大的变化是,从政府、企业,到岛民群众,绿色节能和低碳理念深入人心,不管是政府项目建设、群众生活还是游客出行,绿色低碳的影子随处可见。”姚兴华表示,在零碳示范区建设过程中,湄洲岛逐步探索出了一套涵盖工作机制、实施范围、实施路径等方面的绿色低碳的经验做法,这对于福建海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借鉴参考意义。

  据了解,20236月,湄洲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名单。全岛全社会碳排放量约4.1万吨,2023年减碳2.5万吨,约占全岛实际碳排放量的61%

[责任编辑:连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