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福州:数字赋能 让生活更美好-新华网
近期,福州市地名地址管理服务平台在“e福州”上线了“地址问题反馈”功能。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福州:数字赋能 让生活更美好

2024-05-24 16:54:59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发布会现场。 新华网 刘丰 摄

  新华网福州5月24日电(刘丰)“近5年,福州数字经济规模年均增速20.7%,占GDP比重超55%。”在5月24日召开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福州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上,福州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主任薛博说,2023年,数字福州建设各项工作成效领跑全省,市民数字获得感不断提升。而市民的数字获得感正是来自不断拓展的数字应用场景。

  开电动车上路就焦虑?超充来了

  驾驶电动汽车上路,你有“补能焦虑”吗?在福州,福州城投新基建集团携手华为快速上线运营13座超充站,共337把充电枪,率先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城市超充圈”。目前,超充站已累计提供服务近40万车次,实现极高的周转率。

  同时,福州还落地了全省首个集华为超充、光伏、储能、电池智能检测技术的“榕城小福数字能源”示范站。该站单枪最高充电功率达600千瓦,实现“充电一秒一公里”。

  “迅速建设以‘超快充’为代表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是加速汽车电动化快速发展的关键路径,可有效解决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对充电问题的顾虑。”福州城投新基建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江星表示,根据福州市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意见的要求,城投新基建高效建成“超充服务网”,助力福州打造“超充之城”。

  据悉,2017年,福建率先启动“电动福建”建设。截至2023年底,福州市新能源车保有量13.58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6.7%;同期全市累计建成充电桩2.4万个,车桩比5.7:1。预计至2025年底,福州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渗透率将超50%。

  “我们距离工信部‘十四五’规划的车桩比2:1,还有很大距离,已有充电桩多以120kW的普通快速充电桩为主,充电速度慢、充电桩布局不均的问题依然突出。”江星介绍,到“十四五”末,城投新基建拟完成100座充电站、1000根超快充桩的建设目标,其中光储充检站和超充站50座以上,满足至少1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一个地址多个地名?有标准了

  孩子办理入学,不动产地址和户籍地址虽然是同一个地方,但名称不一致,平添不少麻烦。不仅仅是办理入学,地址不“标准”还会给户籍办理、企业注册、房产交易等造成诸多不便。

  在福州,这个问题已得到很好地解决。“福州市标准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项目已全面完成,并投入实际应用。”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介绍,数据库对全市175万个二维码门楼牌地址数据进行空间位置核实,整合公安(861万条)、不动产(513万条)、市场监管局(113万条)、民政地址编码数据库(11万条)等行业地址库,实现已产生的存量地址关联。

  同时,福州已上线福州市地名地址管理服务平台,打通民政、不动产、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与地名地址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流,实现地名地址数据从产生、变更、应用到消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基于业务的协同更新,保障新产生的增量地址一致。

  截至目前,福州市地名地址管理服务平台已向全市包括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福州市统计局、福州市应急管理局、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在内的28家单位近30个项目提供标准地名地址数据服务。

  近期,福州市地名地址管理服务平台在“e福州”上线了“地址问题反馈”功能。市民用“e福州”扫描门楼牌二维码,若发现平台地图上显示的地名地址信息与实地不一致,可通过手机提交反馈。反馈件一经采纳可获得“e福州”交通红包奖励。

  “社会生活的各类信息中有80%的比例是与空间紧密相关的。类似地址这样看似平凡的标识,一旦实现空间化及标准化,将发挥出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吴建表示,地名地址数据库建设是数字福州时空数据建设的重要内涵,未来将在各项数据基础上,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一个与真实城市相对应的虚拟城市模型,通过元宇宙理念,将用户的社交、娱乐、工作等活动与城市空间无缝关联,打造一个统一的孪生城市元宇宙时空底座,为智慧城市管理提供全面、精准的支撑。

[责任编辑: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