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聚焦高质量发展|福建:以“绣花功夫”建设更加幸福的美好城市-新华网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聚焦高质量发展|福建:以“绣花功夫”建设更加幸福的美好城市

2023-07-21 09:02:26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新华网福州7月21日电(蒋巧玲)绿化美化,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窗口,它展现城市生态肌理、彰显城市底蕴内涵,又承载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在中国最绿省份福建,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城市“绿变”之路不仅越变越美,而且越来越“走心”:绿化景观从常绿到“四时有花、四季有景”,绿地草坪从赏绿为主到可赏可游……福建各地正在以精致化的“绣花功夫”,建设有温度有颜值的美好城市,给群众带来了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据统计,截至2022年,福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07%、绿地率40.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居全国前列。

  植绿:以“四化”推进“增绿提质”

  夏日傍晚,家住福州大学城附近的林向瑛,常常漫步到乌龙江畔消暑。“以前江滨这段临水的坡地,除了野草,大部分是裸露的砂石,这几年铺上了草地,还有一排可以遮阴的大树,傍晚坐在这里吹吹江风,很惬意。”

  建筑设计师陈新常年在福州市闽侯县和仓山区通勤往返。他说:“早些年,福州的城市绿化以榕树为主,这些年增加了很多新树种,绿化的密度和层次都提高了,景观越来越好。”

  福州金山大道上,盛开的木棉花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一份色彩。新华网 肖和勇 摄

  这些变化和感受,离不开福建高质量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扎实举措。

  近年来,福建省以城市建设品质提升行动为契机,各级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立足城市发展现状,在遵循南方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推动城市绿化由绿地面积增长向绿化品质提升转变;通过绿道——福道串联贯通、建设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提升老旧公园绿地、推进立体绿化等措施,让绿化走向系统化、均等化、品质化、精致化。

  例如,在全省区域范围内推动建设“万里福道”,连续3年将新建和改造提升福道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截至目前,已下达福道建设省级补助资金1.92亿元,累计建成福道7700公里。

  重点实施郊野公园、滨河绿地、立体绿化建设,并对老旧公园进行改造提升。2021年以来,全省新建和改造提升公园绿地面积2292公顷,建设郊野公园39平方公里,打造29个精品公园,完成立体绿化1002处。

  各地因地制宜,全面铺开“口袋公园”建设。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设“口袋公园”1225个,群众家门口的“小花园”遍地开花。

  “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土地空间资源越来越稀缺,城市绿化逐渐从过去的快速增量转变为增量提质,这是当前城乡建设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钟昌辉说,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乡愁、百姓记忆的载体,秉承“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持续优化园林品质,才能让群众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福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重在“绿量”的增加,全省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增长了21.59%。“十四五”期间,福建正在大力推动绿色空间增量提质,力争到202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5.1平方米,所有市县基本达到国家园林城市(县城)的园林绿化指标要求。

  添彩:从四季常绿到“四时有景”

  在福建“花果之乡”漳州,九湖镇蔡坂村的水仙花海是市民朋友圈里的“流量担当”。每到花期,千亩水仙花海清新雅致,香气扑鼻。由于配套了观光休闲的基础设施,这里游客不绝。承包种植的农户也从“下地干活”变成了“进园上班”。

  不仅如此,漳州还依托市区东立交桥市民公园、人民广场地块景观、迎宾路英桥地块花海等打造四季花海,城市绿化从四季常绿变成“四时有花、四季有景”。

  图为国家园林城市漳州的生态景观。新华网发(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建科科长沈峰介绍说,近年来,漳州市充分发挥“花果之乡”的资源优势,以“绿”为题,以“花”为媒,促进产旅融合,着力推进中心城区万亩荔枝海、万亩香蕉林、水仙花海和四季花海“四海”建设,在城市绿化中做活了“花样文章”。

  在福州市区,工业路上的羊蹄甲、高架桥上的三角梅、尤溪洲桥头的风铃木、琴亭湖公园的杜鹃花……这些新晋“网红”打卡热点,既提升了城市颜值,也撬动了城市文旅,成为福州城市景观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多彩绿化景观与建筑相映成趣。新华网 蒋巧玲 摄

  “城市要绿起来,还要亮起来;既要绿满榕城,还要花漫闽都。这种园林绿化思路的转变,是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建设理念,也是推动高品质城市建设的需求。”福州市园林中心二级调研员陈志光说,福州按照集中化、特色化、多样化、适地化的原则,推进园林绿化彩化工程,实施了园林景观路、花漾街区等项目,为城市增添色彩。“2021年,福州上榜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榜单,老百姓最满意的就是福州的公园绿地。”

  从绿化到彩化,城市“颜值焕新”也充分尊重绿化乔木的生长规律,做到不盲目求新,不急于求成。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副处长周琳说,在新建和改建绿地中,园林绿化部门会优先选择易种、易活、易管的本土树种,并利用开花、彩叶乔木,结合微地形,营造层次丰富、疏密有序、低维护管养的城市特色园林景观。“本土树种的应用比例一般超过80%,且不提倡种大树,乔木胸径控制在15厘米左右,便于成活。”

  通过科学“添彩”的系列举措,福建的城市绿化越变越美。据统计,截至去年底,福建已打造16个花漾街区、10个特色园林风情道路和7个生态廊道城市建设品质提升省级样板工程,涌现出福州晋安生态廊道、厦门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绿化工程、龙岩长汀古城花漾街区等一批精品项目,刷新了城市“魅力值”。

  航拍镜头下的福州金牛山福道。新华网 肖和勇 摄

  亲绿:从赏绿为主到可赏可游

  践行新发展理念,打造幸福之城,福建对城市建设的理念更新,还体现在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上。

  过去,公园绿地以赏绿为主,随着城市“绿变”之路的加快推进,公园绿地不仅可赏可游,空间利用的形式和业态也日益丰富,植物养护、游客服务保障、应急管理等也更加规范。

  在福州,“公园+”建设无处不在,除了常规的适儿化、适老化设施,许多公园还将公园景观与文化、商业、科技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让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真正融入和服务市民生活;在漳州,政府主导、国企配合、群众参与,对公园绿地的公共空间进行梳理,结合群众需要和生态保护要求,分类进行活化利用,增强市民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的参与感;在厦门,城市绿地开放共享已从管理制度上被确定下来,当地通过印发管理指引规范,让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区域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从“赏绿”到“享绿”,城市绿地的开放共享形式多样,内容也在逐步拓展。其中,建设满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需求的城市绿地,相关课题研究已迈出步伐。

  市民在开放的公园绿地里休闲。新华网发(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供图)

  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李房英说,目前,课题组正在福州西湖公园探索康复景观改造项目。在这种绿地里,园林景观依托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设计,市民群众置身其中,既能感受园林景观的形态和色彩之美,还能嗅到香气、听到水声、触到纹理,并在此间实现自我疗愈。

  “人是绿化空间的主体,绿化空间应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身心健康需求。”李房英说,在城市绿地空间规划上,过去那种基于“护绿”出发点,进不去、不让进的绿化空间逐渐被打破,城市绿地规划正向“亲绿享绿”转变,开放共享也将成为大趋势。

  据了解,为了让市民群众感受实实在在的绿化成果,下一步,福建将在全省10个城市87个公园中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建设,推动城市公园、绿地草坪、林下空间等区域的开放共享,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

  在福建福州,花海公园四季有花。图为市民徜徉在紫色的花海中。新华网 蒋巧玲 摄

[责任编辑:陈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