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厦门:引导干部入基层 创新实践显实效-新华网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渔业发展与质量监督处处长张良松挂钩的企业是厦门夏商水产集团有限公司。"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厦门:引导干部入基层 创新实践显实效

2023-07-20 10:21:57 来源: 福建日报
字体:

  厦门集美区尾厝社是一个城中村,村里的空中缆线多处出现缠绕甚至低垂,这让居民林女士忧心忡忡。

  14日,她来到厦门市人民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反映上述问题。当天,厦门市领导在这里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林女士得到了满意回复:厦门市正在高标准推进城中村全域改造、彻底改造,尾厝社的治理工作已经启动,预计10月完成缆线归拢入地。

  深入基层调研,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难点堵点,走好群众路线。近年来,厦门市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等优良传统和作风,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在城中村治理、企业服务、乡村振兴等多领域推动群众路线载体和实践的创新,在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方面显出实效。

  破解城中村老大难问题

  非城非乡、亦城亦乡,是城中村的真实写照。

  针对774个城中村(自然村),厦门突出问题导向,将城中村治理纳入主题教育问题清单,通过深入基层调研,总结了“六个老大难问题”——缆线杂乱、消防存在隐患、出租屋管理不到位、产业亟须转型升级、公共空间不足、停车难。

  5月,《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出台,方案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全市近期内不会征拆的108个城中村实施集中治理。

  以出租屋管理为例,厦门有关部门调研时发现,不少城中村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但房租高、生活成本高,租户意见较大。

  “我们针对出租屋管理开展了专项工作调研发现,个体开发商即二房东介入房屋租赁,进入门槛低,租金价格无监管,租户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厦门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正推行‘统租’模式,引入国企对城中村分散的出租屋进行规模化运营,稳控租金房价,提升居住环境。”

  调查研究,正贯穿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全过程。厦门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治理启动前,我们就广泛开展调查研究,谋划制定规划方案,把城中村治理与片区开发、产业谋划、投融资体制改革等相统筹;实施中,区主要领导每周走访调研一次;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半月开展一次全面摸底调研,协调调度工作,调整工作计划安排。”

  紧邻环岛路的黄厝,拥有300多家民宿,这里旅游配套产业发达。但市政设施不足、交通管理混乱、公共卫生医疗资源相对匮乏,让这个身处中心城区的城中村地位颇为尴尬。

  今年,滨海街道启动对黄厝三大组团的空间有机更新和社区营造。记者在黄厝塔头社看到,新铺的柏油路平整宽阔,空中的“蜘蛛网”消失了……这些改变,让餐饮民宿从业者倍感期待:“暑假旅游旺季刚来,希望能引来客流和商机。”

  益企服务为民企护航

  听取民营企业的真实声音,有助于及时对现行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估,推动完善政策举措。

  在厦门,与民营企业的沟通交流,正以广泛开展的“益企服务”专项行动为抓手。

  去年7月,厦门成立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为第一副组长的“益企服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市领导带头挂钩347家企业,全市71个部门的近千名处级干部担任服务专员“一对一”“点对点”挂钩帮扶976家企业。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渔业发展与质量监督处处长张良松挂钩的企业是厦门夏商水产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运营的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是厦门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

  “这个水产市场承担着厦门水产保供、保质、稳价的重任。但2021年起,它的P区污水站处理污水量已饱和。”张良松表示,“污水若无法全部消纳,水产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会受很大影响,入驻商户的正常运营也会受限制。”

  企业有呼声,政府有响应。张良松表示,在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的争取下,2022年,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P区污水站扩容项目获国家渔港经济区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项目于当年年底顺利竣工验收,实现了片区内雨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来自厦门市工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千名服务专员累计服务企业超4600家次。思明、湖里、海沧、翔安等区主动“加码”,选派科级干部挂钩上千家区属重点企业,形成市、区、部门协同联动的服务挂钩帮扶机制。

  完善服务企业“接待日”机制,专题研究33家企业提出的68项诉求;畅通企业诉求反馈渠道,开设企业诉求直报码……今年以来,厦门全面拓展服务企业的广度和深度,深入一线查问题、解难题。

  连片驻点助力乡村振兴

  让年轻干部到乡村驻点帮扶,不仅可以为乡村带来新路子,也能够让干部在基层“墩苗壮骨”。多名干部以片区为单位进行帮扶,资源的调配就有了空间。

  在厦门,统筹整合市直单位、国有企业等资源力量,连片驻点、组团帮扶,效果良好。

  “厦门有102个相对薄弱村和2个乡村振兴重点村被纳入帮扶对象。我们将它们划分为32个片区,一片区一团队,每个工作队由2名市直干部和1名区直干部组成。”厦门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经过一年的探索,32支驻村工作队扎根田间地头,深入一线调研,摸索出了不少乡村振兴新路子,鼓足村集体“钱袋子”。

  同安区五显镇的上厝村、宋宅村和四林村,是厦门市第15片区驻村工作队的驻点村。在四林村,一个占地265亩的“水稻公园”正火热建设中。“通过调研,我们认为村里大量的旱地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集中起来,开发农村生态文旅产业,以此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实现农民增收。”第15片区驻村工作队队长、市执法局二级调研员路辰表示。

  在翔安区新圩镇的古宅村,一个成立一年的公司,成为村集体收入的开源动力。去年6月,第30片区驻村工作队通过深入调研,推动古宅村注册文旅开发公司,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包装成品牌统一销售。“去年,公司创收超5万元。”第30片区驻村工作队队长、厦门市交通运输局运输中心二级调研员石红波说。

  在32支驻村工作队精准帮扶下,2022年,又有42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聚焦产业联创、治理联抓、民生联动,厦门探索“产业联盟”等形式,整合联村信息、资金等发展资源,对接和实施文旅研学、订单农业、就业帮扶等项目160多个,推动连片村合作共为、协同发展。今年,厦门力争推动全市80%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万元。

  眼下,厦门正不断丰富发展“四下基层”工作机制,创新践行群众路线载体,让党员干部能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记者 林丽明 游笑春 通讯员 杨凯)

  

[责任编辑:陈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