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厦门市发布生态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规划-新华网
"  围绕此愿景,明确了到2027年的具体目标: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全域美丽海湾;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厦门市发布生态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规划

2025-11-07 10:12:12 来源: 厦门日报
字体:

  近日,《厦门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提升三年行动规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实施,为未来三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

  《规划》立足于持续优化从山顶到海洋的全方位保护治理大格局,致力于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它强调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全要素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并注重与《厦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专项规划(2021-2035年)》有效衔接与实施传导,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将有力推动我市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迈上新台阶。

  亮点1

  明确细化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样板

  《规划》设定了远景目标:至2035年,将厦门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城市。

  围绕此愿景,明确了到2027年的具体目标: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全域美丽海湾;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持续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其中,关键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护面积维持稳定;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稳定达到100%;主要地表水体持续消除劣Ⅴ类;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提升至80%以上;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完成上级下达任务等。

  亮点2

  优化空间格局

  构建生态安全屏障

  在区域层面,《规划》基于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厦漳泉都市圈连山通海的自然生态格局,构建了“一心、一脉、一江、一带”的区域生态系统保护大格局,协同加强戴云山余脉生态屏障保护,统筹推进九龙江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水生态的保护与水环境的治理,共同提升近岸海域和海岸带的生态功能。

  在市域层面,《规划》依据厦门市“一屏一湾十廊多组团”的国土空间总体结构,构建了“山-田-城-湾-廊”全域一体的生态保护修复格局,科学划定了三类生态保护与管控区以及两类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区,为精细化、差异化的生态管理奠定基础。

  亮点3

  统筹九大计划

  策划47个重点项目

  为应对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粮食安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等挑战,《规划》在原有“青山计划”“绿水计划”“蓝湾计划”“碧廊计划”基础上,创新性地新增了“绿盾计划”“良田计划”“融城计划”“协作计划”和“支撑计划”,共同构成九大行动计划。

  围绕这些计划,《规划》系统策划了共计47个重点项目,其中包括生态修复项目18个、生态保护项目6个、生态提升项目23个,旨在打造从山顶到海洋的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促进“山、海、产、城、人”相融共生。

  目标

  到2027年: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成全域美丽海湾;

  ●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持续完善;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

  到2035年:

  将厦门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样板城市。

  重点项目

  ●生态修复项目18个

  ●生态保护项目6个

  ●生态提升项目23个 (记者 袁舒琪)

[责任编辑: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