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0月30日电(蒋巧玲)29日是重阳节,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表彰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福州市5个集体、6名个人上榜。其中,福州市医疗保障基金中心因“长护险”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成效,被授予全国“敬老文明号”。
福州市是全国第二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2021年6月,福州市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中正式启动“长护险”试点,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职工,经申请、评估确认后可享受相应的护理服务待遇。截至今年9月,全市“长护险”参保人数已达196万人,其中退休职工41.48万人;累计1.69万人通过失能评估,1.56万多户失能人员享受了护理服务。
福州市医疗保障基金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护理类别不同,“长护险”的基金支付比例不同,机构护理按75%报销、居家护理按85%报销,具体标准为1800元/月·人,真正实现了“个人减负、家庭减压”的制度初衷。
据了解,为开展好“长护险”试点工作,四年来,福州市在制度设计、待遇保障、护理服务、基金监管等关键领域积极探索、稳妥推进。按照“独立运行、保障基本、市级统筹、低水平起步”原则,明确“长护险”先行覆盖重度失能的参保职工,出台了筹资、待遇、护理、评估服务、监督考核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长护险”政策框架体系。依托省医保平台福州专区,优化设置了215个功能点并自主开发移动服务小程序,实现失能申请、受理、评估、照护、结算、监管的全链条智能化覆盖。
据统计,截至目前,福州市共有43家定点评估机构(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110家定点护理机构;已建立起一支846人的评估专家队伍,配备护理人员2839人,织就了一张细密的“照护网络”。
[责任编辑:连雨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