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莆田:三点成圆,构建多元立体经济圈-新华网
园区主打精准消费走出“莆田优品”旗舰店,往东北方向行进2.5公里左右,就来到1971文创园。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莆田:三点成圆,构建多元立体经济圈

2025-07-04 12:11:09 来源: 福建日报
字体: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天桥美食夜市”、“莆田优品”旗舰店、1971文创园迎来第一拨消费者,或熙熙攘攘,或专注选品,或交流会谈,畅享夏夜之乐。

  “天桥美食夜市”在城西,主推摆摊小吃;“莆田优品”旗舰店在城南,主推本地土特产;1971文创园在城东,主推轻奢消费……三点成圆,构成莆田主城区全新的多元化立体夜间经济圈。

  流动摊贩“筑巢安家”

  晚间6点,莆田市区主干道学园街天桥路段霓虹灯闪烁,上百辆简易小餐车准时就位,经过一番烹饪,各色美食纷呈于饕客面前,腾起人间烟火气。“菜品很丰富,可以盲选品尝。”市民陈先生边吃边说,“现场有不少管理人员,让人吃得安心,这种体验感比以前好多了。”

  学园街天桥路段位于莆田市中心繁华地带,在荔城区与城厢区两大主城区交界处,周边遍布医院、学校、商店、住宅小区和企业等,历来就是人流集聚地。以往,部分摊主零散营业,不免存在卫生环境、交通堵塞、食品安全等问题。

  为了规范“天桥美食夜市”,荔城区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交警等部门全程介入,合理设置摆摊集中区,消除原有的各种隐患。

  “发展夜间经济,是一个经济课题,也是一道治理考题。”荔城区商务局局长徐毅龙表示,地摊整治不能“一刀切”,必须疏导结合,帮助流动摊贩“筑巢安家”。

  以公平为原则,荔城区、拱辰街道两级政府细化工作流程,及时发布报名信息。4月26日,摊主携带材料进入莆田市体育中心田径场参与摇号。“中签者信息即时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荔城区商务局副局长许一建说。

  “我卖的是家乡东北菜,主营锅包肉。”孙海英是“90后”,几年前来到莆田,跟着朋友从事餐饮业。不久前,他得知当地政府计划打造“天桥美食夜市”,于是早早报名参加摇号,并幸运地成为160名经营者之一。

  “之前到处摆摊,虽然可以混口饭吃,但是不稳定,挪来挪去很折腾;现在不用四处找摊位了,心里也踏实了。”孙海英笑着说,“从4月30日开业至今,惊喜连连。管理方时常线上线下宣传引流,带来许多客流量,助力我们创收。”

  一站挑选“莆田优品”

  距离“天桥美食夜市”东南方不远处,就是闻名遐迩的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五一”期间试营业的“莆田优品”旗舰店,已经成为这片街区夜间消费的新地标。

  晚间9点,记者步入“莆田优品”旗舰店,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装饰,以及琳琅满目的自主品牌鞋、工艺品、小食等土特产。许多游客聚集在摊位前挑选心仪的商品。

  “出门旅游,总想带点伴手礼回去,让亲朋好友都尝尝。”漳州游客郑女士说,“没想到这里的好东西如此丰富,可以一站式挑选。”

  “莆田国际商会的在地产品丰富,有手工器物、特色食品、香品、妈祖文创商品、莆田鞋等,但是古街店面较小、展区范围有限,所以目前设计为古建室内市集,后续再搭配互动数字导览设施,营造可看、可听、可触的全景式购物场所。”该旗舰店室内设计师黄伯伟说。

  近年来,莆田抓住申报、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利契机,全面保护修缮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同时以文为魂、以旅为体、以商为用,探索古街活化利用新路径。眼下,古街区成为莆田的旅游热点,每逢节假日,总是人流如织。

  为方便游客在夜间逛古街选购本土好物,莆田市贸促会、莆田国际商会和莆田市贸促优配贸易有限公司以“群团+社团+公司”的商业模式,联合开办“莆田优品”旗舰店。全店仅单层,面阔4间,建筑规模达118平方米,主要链接鞋服、食品、工艺美术等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展销莆田好货。

  “产品供应商以莆田国际商会的成员单位为主,大约70家,全部通过‘莆田优品’团体标准认证。”莆田市贸促优配贸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纪郑谦说,店铺后方还有一个小庭院,附带阁楼、厅堂和方埕,将在二期打造工艺木雕展示馆、茶酒香品鉴区,培植一处新的莆田城市会客厅。

  园区主打精准消费

  走出“莆田优品”旗舰店,往东北方向行进2.5公里左右,就来到1971文创园。这里随处可见形状各异、颜色混搭的大型灯带,尽显年轻态的时尚个性。

  1971文创园脱胎于一处废弃的工业老厂区,如今由莆田市老厂房文化创意投资有限公司经营。

  “这处文创园最初以创意美食为主,而今已发展为业态饱满的‘新青年’聚集地、城市上班族的晚间‘避风港’,可提供商务洽谈、日咖夜酒、文化交流、青年夜校、体育娱乐、礼仪培训等特色服务。”老厂房公司运营总监谢建伟说,公司前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公共空间的改造升级,杂糅了中国风、工厂风、极简风等元素,最大程度体现包容性。

  不同于商业综合体,1971文创园主打精准消费。“来这里休闲放松的年轻人多是中高收入群体,追求8小时外的品质生活。”谢建伟说,不少顾客因意趣相投入驻文创园,成为经营者。

  温吞咖啡店的主理人黄彬彬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她从厦门学习咖啡制作手艺后回到莆田,马上就相中这方闹中取静的“乐土”,并在此开店。

  “莆田有不少从事跨境电商,夜间跟着国外时间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喜欢在特定格调的环境中谈生意,而不是传统的商务空间。这也为文创园提供了稳定客群。”黄彬彬说。(记者 林剑波 通讯员 翁晓琳 刘爱民)

[责任编辑:蒋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