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以亿计的数据如何激活?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表示,该局联合市财政局积极推动数据资产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开出首张数据资产非税收入财政电子票据,探索出数据资产线上全过程管理模式,构建了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价值计量模型。
将数据价值“挖”出来,今年2月,福州市基准站控制点数据资产完成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领域交易,跑出省内第一单数据资产有偿使用的交易,开出首张“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使用形成的收入”的数据资产非税收入财政电子票据,总额100723.2元,实现数据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缴入国库,意味着在数据财政“收入侧”的实践开始。
本次交易的数据产品为“福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5号线和滨海快线工程规划竣工测量控制点数据解算服务应用场景”,运营主体为福州市勘测院有限公司,使用福州市大数据服务中心的福州市基准站控制点数据资产,通过福州市基准站控制点数据应用“解算”获得相关控制点坐标成果。
同时,我市探索出数据资产线上全过程管理新模式。依托数字福州建设,我市运用主流数字化技术搭建福州市数据资产管理相关平台,融合政策、管理、业务和服务,从台账编制、登记、授权运营、收益分配、交易流通等重点环节开展数据资产线上全过程管理,提升数据安全保障与数据资产化支撑能力。
首批数据资产运营单位是从不同领域和行业中遴选了7家具备数据资产运营意愿和技术服务能力的国有企业,作为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运营主体。按照高质有效、具备当前或潜在价值、可开发利用等维度,各试点单位在数据资产管理平台中梳理出符合数据资产范围和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形成数据资产盘点报告和数据资产质量报告。
市数据管理局负责人介绍,这项工作针对现有数据情况梳理出22张数据资产表、涵盖233个字段,形成数据资产台账试点范本,供全市各单位数据资产梳理工作参考。我市根据已梳理的数据资产表,完善数据资产入账登记信息,建立起数据资产卡片。
在定价新探索方面,我市构建了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价值计量模型。据悉,行政数据资产的定价机制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不同地区和行业的实践存在较大差异。在省财政厅资产评估中心的指导下,市数据管理局与市财政局联合福建理工大学开展行政事业单位数据资产政府指导价课题研究。通过参考深圳、北京、上海、广州、贵阳等数据交易所最近2年的1000多条数据产品价,初步构建数据资产字段定价模型,已集成到福州市数据资产供需管理平台,可作为大多数福州市行政事业单位的数据资产定价参考。对于部分特定行业和专业领域,已有明确的成本测算依据,则将以专业领域成本作为数据资产定价的主要基础。
“通过本次开展的数据资产管理试点,福州市探索出变数据为资产、变资产为资金的具体路径,逐步形成清晰、有效、完整的数据资产管理和经营模式,将更好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市数据管理局负责人说。(记者 蒋雅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