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文旅新探|泉州蟳埔村:花开四季簪-新华网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文旅新探|泉州蟳埔村:花开四季簪

2023-11-09 15:45:16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11月初,走入依偎着泉州湾的福建泉州蟳埔村,却是一幅春意涌动的景象,这里游人如织,处处可见“流动的花园”。

  盎然景致于头上盛放——花苞串成花环围在脑后,鲜艳的花朵热烈盛开于发髻之间。在蟳埔村,无论是巷子里拍照的姑娘,还是街边满头银发撬海蛎的阿婆,都盘发梳成圆髻,系上红头绳,插着满头花。

  在泉州蟳埔村拍摄的簪花头饰。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一位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蟳埔女告诉记者,这套装扮叫“簪花围”。熟练地将头发盘于脑后,穿一支象牙簪,戴上花苞或花蕾串成的花环,再插上几圈绢花或鲜花,最后用金银制成的双脚发钗或梳子固定发型,是蟳埔女每天早晨起来的“头等事情”。

  “日常簪花比较简单,戴一两圈花。碰上家里喜庆日和闽南传统民俗日,例如嫁娶、小孩周岁生日,蟳埔女都会簪满头花,四五圈花远看像个小花园。”蟳埔社区宣传委员庄群边簪花边说。

  至于为何要簪发戴花,有人说蟳埔女最初用鱼、羊、牛等动物骨簪发,保留古代“骨针安发”的风俗,也有人说“簪花围”源于中亚妇女戴花的习俗,在宋元时期由海上丝绸之路交流带回来。

  漫步蟳埔村,走几步便见到墙上标着“今生戴花,来世漂亮”的话语。对于蟳埔女来说,戴花更是对生活充满热爱、“活得漂亮”的体现。男人离家打鱼,她们身穿“大裾衫”“阔脚裤”,在滩涂上劳作自如。

  今年66岁的杨珍珍从外村嫁到蟳埔已44年。“从嫁过来起,就看着蟳埔女每天打扮得很漂亮,我也开始簪花,一直到现在。她们很勤快,常常能看到蟳埔女在海边抓海蛎和小螃蟹的身影。”勤劳勇敢的蟳埔女代代传下的古老习俗,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在蟳埔村,除了蟳埔女这道靓丽的风景线,红白相间的“蚵壳厝”无声诉说着“海丝”故事。对“蚵壳厝”颇有研究的蟳埔社区老人协会原会长黄荣辉说,“蚵壳厝”的墙体由白色的牡蛎壳和红砖共同砌成。据考证,主要建筑材料大蚵壳并非泉州原产。宋元时期,满载着丝绸、茶叶、瓷器的远洋商船从这里驶向世界各地。从非洲东海岸空船返航时,为避免重心不稳,船员将异域海滩上的大蚵壳搬上船作为压舱物,运回泉州,到达港口再卸下。

  当地村民用这些跨海而来的蚵壳建造起“不怕渗水,又不怕海风侵蚀,冬暖夏凉”的“蚵壳厝”。“蚵壳厝”向海而立,送别过水手、商人和探险家,在潮涨潮落间见证商船往来,贸易通达。

  体验“簪花围”的游客在泉州市蟳埔村的蚵壳厝旁拍照。新华社记者 周义 摄

  千百年后,独特的历史风情、服饰民俗和建筑,让蟳埔村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火了”。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入乡随俗”一把,身穿蟳埔女传统服饰、体验“簪花围”、在“蚵壳厝”前“打卡”留念。操着四方口音的游客、化妆师和摄影师涌入蟳埔村,旅游拍写真照俨然成了这个原本以打鱼和滩涂养殖为主的小渔村的新兴产业。蟳埔女在村口当起志愿者和导游,为游客介绍当地风俗,还有许多村民将“蚵壳厝”改造成民宿、餐馆、咖啡厅迎接游客。

  游客在泉州蟳埔村体验“簪花围”拍照。新华社记者 庞梦霞 摄

  来自山东潍坊的游客高女士说,到达泉州后,她在网络上搜索哪里拍照好看,网友们推荐来蟳埔村“打卡”。“我就跟着导航来了,提前在社交平台上约了一位摄影师。”打开社交平台搜索“蟳埔村”,相关“笔记”数量众多。网友晒照并写下:“总要去一趟蟳埔村,感受一下身边的传统。”“海风千万里,不如花开四季簪。”……

  蟳埔村南边,泉州渔人码头。海天之间,身着蟳埔女服饰的游客正在拍照,快门声和海浪声应和,传统与时尚、历史与现代在此刻交错。

  记者:庞梦霞、周义、吴剑锋

  视频:周义、庞梦霞

  策划、编辑:王黎、李明辉

  海报制作:李明辉

  新华社国内部、福建分社联合制作

[责任编辑: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