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0月17日电(蒋巧玲)福建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积极担当作为,十年来累计对9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近1400个、投资总额近200亿美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约4.4万亿元。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17日,在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暨“海丝”核心区建设成就新闻发布会上,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一级巡视员詹晨辉介绍说,福建不仅在全国率先编制公布省级“一带一路”建设方案,还先后印发20余份支持政策或专项行动计划,全力推进“海丝”核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打造海陆空网“联通之路”。吸引全球317家企业和机构加入“丝路海运”联盟,命名航线达116条,联通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1座港口。福州、厦门、泉州等6个设区市先后开通中欧班列,实施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打造福州、厦门两个“海丝”门户枢纽机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已开通国际和台港澳空中航线85条。建成海峡海底光缆、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发射“海丝”系列遥感卫星等,积极赋能“数字丝路”。
培育经贸合作“繁荣之花”。加快高质量“引进来”,总投资420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等优质产业项目,有效带动省内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支持高水平“走出去”,十年来,累计对95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近1400个、投资总额近200亿美元,一大批福建企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推动高层次贸易往来,十年来,福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约4.4万亿元。
厚植制度开放“活力之源”。福建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实施20批622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275项、对台120项,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27项,商事制度“一照一码”、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成为全国改革范本。海丝中央法务区搭建涵盖国际商事法庭、涉外海事法庭、知识产权法庭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体系,与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引入现代化、国际化法务机构或项目超100个。
架设改善民生“友谊之桥”。福建省采矿业龙头企业建设境外铜矿项目,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建筑业龙头企业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时,积极向项目所在地国家捐款捐物,并传授中国抗疫经验;信息技术龙头企业与埃及、尼日利亚等20多个国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推动数字教育“中国智造”走向全球,进一步促进全球教育公平。
詹晨辉说,十年来,福建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经济总量已连跨4个万亿元台阶,2022年达5.3万亿元,居全国第8位;人均GDP突破12万元,居全国第4位;货物贸易总额翻了一番,达1.98万亿元,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