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9月20日电(刘丰)近年来,福建省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晋江经验”,推动县域重点产业链特色发展。9月20日,福建省工信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3)》,全面介绍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现状与成效,分享典型案例经验,提出发展路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推进措施,以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为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白皮书显示,福建省84个县域,除金门县外,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元的县域有8个,1000亿元-2000亿元的县域有9个,500亿元-1000亿元的县域有17个,150亿元-500亿元的县域有29个。其中,晋江市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5607.9亿元,占全省的10.0%,居全省首位。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平均规模为678.2亿元。
白皮书从工业综合实力、产业竞争优势、企业创新能力、优质企业群体、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等五个方面,描绘了福建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画卷。在产业竞争优势方面,泉州晋江市鞋服产业品牌效应突出,服装产业拥有七匹狼、利郎、柒牌、劲霸等中国知名服装品牌,制鞋产业拥有安踏、三六一度、中乔等国内知名体育品牌。长乐区纺织化纤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丝、经编花边面料、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产能分别约占全国的33%、60%、50%。宁德蕉城区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宁德福安市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单体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漳州龙海区休闲食品产业集群规模位居全国前列,被评为“中国休闲食品名城”。
当前全球产业链格局正在加速重塑,福建如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机遇,提升县域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此,白皮书提出了五种发展路径。
一是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带动县域产业链,推动“强强联合”。如以晋江市、长乐区、石狮市、荔城区、连江县等县域为重点依托,合力打造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海沧区、翔安区、湖里区、南安市、晋江市等县域为重点依托,合力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以蕉城区、闽侯县、集美区、新罗区、涵江区、永安市等县域为重点依托,合力打造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以漳浦县、泉港区、惠安县、福清市、秀屿区、连江县等县域为重点依托,合力打造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以蕉城区、海沧区、翔安区、同安区、连江县、福鼎市、福安市、上杭县、霞浦县等县域为重点依托,合力打造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
二是以产业链条串联带动跨县域产业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推动“区域协同”,壮大一批特色产业。聚焦福建氟新材料、竹产业、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预制菜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县域产业向高端化、深加工方向发展,带动其它县域差异化、特色化、协同化发展。
三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县域产业链发展,推动“以强带弱”,促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如以宁德时代为龙头,带动周边县域引进重点配套项目,形成“宁德时代+屏南/福鼎/霞浦”模式,推动产业链壮大延伸。以青拓集团为龙头,带动福安市、罗源县、周宁县和柘荣县积极布局不锈钢产业链下游项目,推进不锈钢产业成群、成链、成势。以紫金矿业为龙头,贯通上杭县金铜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发展高附加值新型材料生产项目。以圣农集团为龙头,带动光泽县、浦城县、建阳区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养殖-加工-冷链”的上下游全产业链条。
四是以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发展县域产业链,推动“个性化发展”。
五是以资源优势培育发展合适的县域产业链,按照“宜农则农”“宜茶则茶”“宜游则游”“宜商则商”的思路,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产城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