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晚,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闭幕,为期4天的赛程中,福建省140名选手参加108个项目的比赛,共有45个项目57名选手获奖。
作为我国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职业技能赛事,比赛既是行业技术的交流“练兵”,更是能力水平的集中展示。选手们在比赛中“过招”竞技,互相学习交流,找到自己的位置、目标和方向。
福建省南平技师学院学生陈嘉威和陈家顺一起参加世赛选拔项目“移动机器人”赛项。机器人沿着选手设定的线路,在微缩版医院往来穿梭,模拟执行药品摆放、病床搬运等任务。“实践中碰到的许多问题,都要用到理论知识”,陈嘉威在赛后说,比赛让他更加深刻理解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性。“还是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练好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就业发展打好基础。”
“最大的收获就是,临场心态一定要稳住。”福州第一技师学院青年教师陈健在赛后感慨地说。陈健参加的世赛选拔项目“数控车”赛项,要求选手按照技术图纸,将基础毛坯料加工成规定的零件,形状、位置和尺寸误差都要小于0.01毫米,表面光洁度也是考核重点。因此选手完成的零件精度,是毫厘之间的比拼。
学生时代,陈健曾多次参加国家级的职业技能比赛,获得不少荣誉。“这对我的职业选择影响很大,最终我选择了职业教育,成为一名技校教师。”陈健说,今后将把所学知识和参赛经验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与第一届大赛相比,此次大赛增加了一系列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类赛项,新增多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这些赛项反映新技术技能的实际应用场景,回应产业发展对新型复合人才的广泛需求,对增强新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张真真是福建锦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职员,2021年开始涉足电商。她参加的国赛精选项目“互联网营销”赛项可不是简单的“花式带货”,而是要求将传统营销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全面考察选手的数字化营销能力。这一赛项的设置,顺应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我看到许多选手的闪光点,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短板。”张真真坦言,将把参赛心得和经验带回企业,助力企业发展。
福建省人社厅赛前统计,参加本届大赛的140名选手中,院校师生有129名,占比超过90%。有的选手是技能院校青年教师,有的选手的指导老师曾是各大技能竞赛的“佼佼者”和“金牌教练”。对福建代表团来说,本届比赛不仅为选手之间提供一次深度学习交流的机会,更能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业,更有针对性地培养技能人才。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王炳强,多年来一直担任世赛选拔项目“化学实验室技术”赛项指导老师。他说,国家级技能大赛有助于技能学校教师和教学团队思考诸多实际问题,比如怎么教学才能让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通过比赛,技能学校也能在教学科研、学生培训、实验室建设、师资团队建设等方面有所收获。
近年来,福建省不断推进技能赛事与重点行业、新兴产业的衔接融合。福建省人社厅统计,2023年全省计划组织的技能竞赛项目中,数字经济类占比42%,基本与福建省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趋势相协调,成为福建省实体经济人才培养的风向标。
同时,福建省人社厅还持续完善职业技能竞赛的工作体系,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提升技能人才的工作待遇,让优秀人才大显身手、大有作为,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技在手,就业不愁。”福建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陈捷表示,通过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一些选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荣誉,实现了人生轨迹的华丽转变,这将激励更多的青年“技能成才”。(肖和勇 林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