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卫民。
红色基因,是福建农信不变的“底色”。
1929年10—11月,古田会议召开前夕,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最早的红色信用合作社在闽西诞生。“红色农信”从诞生起,就确立了“便利工农群众经济周转与帮助发展生产,实行低利借贷,抵制高利贷剥削”的经营宗旨,形成了“帮助群众解决剪刀差问题,为群众所组织,以增进社员共同的经济幸福为目的,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努力”的创社初心。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李卫民认为:“福建农信几十年来靠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和坚守创社初心、经营宗旨,不断化解难题,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他表示,“党建引领让农信更能坚守定位,不跑偏、不变形,是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基准点。”
“对于福建农信来说,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就是要把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一次强基固本的机遇来抓。”李卫民表示。
福建农信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积极对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制度,贴近农村市场、贴近基层一线,将乡村振兴战略转化为一项项金融服务、一个个金融产品。
福建省农信联社制定出台了《福建农信服务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工程(2018-2022年)》,规划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路线图”;与财政、农业农村、林业、海洋与渔业、供销社等部门联动,已签订13份战略合作协议,并创新“五福”系列信贷产品,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铺好路、架好桥;全省各行社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差异化、特色化、区域性的创新,将金融“活水”引入乡村振兴沃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意味着“三农”领域迎来更多支持政策,也预示着农村金融市场面临更为激烈的同业竞争。
6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办法》。李卫民坦言,“要下好先手棋,关键是找准发力点,形成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
福建农信贯彻落实“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的理念,发挥“金融纽带”的作用,探索与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益农信息社等深入合作,从网点转型和公司治理两个方面推进“多社融合”机制,让优惠政策、金融资源真正下沉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一线。
网点转型方面,福建农信正以基层信用社、普惠金融便民点为载体,整合益农信息社、供销社站点、专业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引入农业科技特派员,推动福建农信金融助理和农业科技特派员送金融服务、农业技术下乡,搭建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服务“五位一体”的新型“一站式”农村综合服务平台,让普惠金融服务更丰富、更贴近民生。
公司治理方面,福建农信正积极吸收供销社等具有相同“涉农基因”的主体入股,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模式。例如,尤溪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成功入股了由尤溪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100%持股的尤溪县供销商社,很快就在供应链金融上有所突破。
结合全省山、海、林要素禀赋,福建农信整合形成了“福农”“福林”“福海”“福商”“福工”等“五福”系列信贷产品,推动农村资产“活起来”。在此基础上,打造福农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整合农业农村生产要素,主动对接共建县域要素平台,推动综合金融服务、支农惠企利民政策、资源资产信息、配套服务机制、农民行为记录、要素登记流转、参与主体协同联建等“七个上平台”,通过“政策+产品+服务”模式,推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李卫民表示,“农信因农而生,始终在党的领导下,为农服务,当前更要紧跟‘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指示,进一步把心沉下去、把身俯下去、把根扎下去,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当好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