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地方信息】福建省科技馆: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科普活动-新华网
地方信息

【地方信息】福建省科技馆: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科普活动

2022-05-17 11:24:50 来源: 福建省科技馆
字体:

  5月8日,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为进一步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全社会综合减灾能力,福建省科技馆开展“科学防灾减灾,知识守护生命”系列科普活动,活动持续至5月14日。

  在我国沿海地区,几乎每年夏秋两季都会遭受台风侵袭。面对这种灾害性天气,我们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呢?在当天上午举办的“风暴来袭”科普活动上,授课老师通过动手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台风是怎么形成的。“你能根据旗面飘动的情况辨别风向吗?”“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你记住了吗?”活动中,授课老师还作了风速和风向讲解,并教孩子们利用吸管、卡纸、大头针等材料,自制小风旗和风向标,用来测量风向和风速,增强大家防灾减灾意识。

  水能灭火是常识,那你见过用水点火吗?当天下午,在“挑战惊奇”科学表演《防之有道》活动上,授课老师通过打破常规的实验现象,带领大家了解燃烧的三要素,明白消防中的科学原理。

  什么是地质灾害?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地质灾害?当遇到地质灾害时要怎么办呢?5月12日—13日16:30,自然资源部丘陵山地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的郭朝旭博士通过线上作《认识我们身边的地质灾害》讲座,帮助大家了解地质灾害、学习避险知识。

  据了解,福建省科技馆本次开展的防灾减灾日系列科普活动,从身边的台风、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入手,通过科学DIY、科学表演、展览、线上讲座等方式,开展了包含“风暴来袭”活动、《防之有道》表演、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展览、《认识我们身边的地质灾害上集》、《认识我们身边的地质灾害下集》、地质实验课堂等科普项目,帮助公众提升防灾素养,培育安全文化。同时,这些项目的开展,让大众能够理解、支持防灾减灾工作。

  近年来,福建省科技馆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依托讲座、短视频、微信答题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聚焦应急科普宣传重点和民众关注热点,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能够有效增强群众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科普宣传作品,最大程度释放科普传播效应。

 

[责任编辑:陈醉 连雨欣]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5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