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8日举行的“开镰‘成功稻’ 稻香满南安”稻田丰收节活动现场。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一声“开镰”令下,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作业,谷粒簌簌落入机舱……这是18日在福建省南安市露江村举行的“开镰‘成功稻’ 稻香满南安”稻田丰收节活动。作为当地推进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的实践成果之一,这里的早稻亩产量可达到1206斤。
“以前这里都是荒地,没想到现在都有收成了,这稻谷金黄金黄的,煮粥一定很好吃!”一位村民抱着沉甸甸的稻谷,脸上洋溢着笑容。南安市能源工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靖宇介绍说,本次收割的核心区早稻共180亩,稻谷为泉早1号、福源香丝、福源早占3个品种,它们具有抗病性强、产量稳定、米质优良的特性。“接下来,我们还要种植800亩晚稻,并推行‘双季稻+油菜’轮作模式,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升亩产效益的同时,借助油菜种植改善土壤肥力,实现‘粮油轮作稳增收’的良性循环,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陈靖宇说。
收割机在稻田里穿梭作业。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这些稻田归属南安市柳城街道农田改造提升与主粮现代化农事运营示范项目。该项目由南安市政府牵头引进社会资本,市农业农村局与市自然资源局主管,南安市能源工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项目涉及柳城街道露江村、帽山社区,总投资2.08 亿元,规划实施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面积2000亩,其中“小田并大田”1078亩。项目旨在构建“投、建、营”项目一体化,“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产前、产中、产后”流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让传统农业提质增效。
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热薪表示,下一步,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将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力度,在技术指导、农机服务、产销对接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助力更多村庄实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让农民种地更轻松、丰收更稳定。(蒋巧玲 赖香珠 黄奕群)
村民在活动现场领到收割下来的早稻。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感受早稻丰收的喜悦。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图为等待收割的早稻。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