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厦门的口袋公园和健身跑道随处可见,整个城市充满运动氛围,希望更多跑者用脚步打开这座美丽的城市。”
目前,厦门有超过300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包括特步在内的6家国产知名运动品牌,将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设在厦门
“体育赛事已超越体育范畴,依托强大的传播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综合影响力,塑造城市绿色发展形象,推动城市不断走向绿色发展。”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付敏 刘淏煜
“2003年,我参加了首届厦门马拉松5公里跑。从2010年开始参加全马赛事,至今已连续参加15届。”40岁的翁鹭江自豪地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如今,他已成为厦马永久号码获得者。
“现在,厦门的口袋公园和健身跑道随处可见,整个城市充满运动氛围,希望更多跑者用脚步打开这座美丽的城市。”见证赛事和城市的共同发展,翁鹭江向全国跑者发出邀请。
2025年1月5日,第23届厦马鸣枪开跑。本届厦马以超18万人的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经审核抽签,最终有来自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的3.5万名跑者参赛。
这项马拉松赛事落户厦门,起源于2002年的一条网友建议。那一年,厦门环岛路三期建设工程竣工,一位网友向厦门市政府建议,在全长43公里的环岛路举办国际性马拉松赛事。
这一建议与当地政府规划不谋而合。2003年首届厦门马拉松举办;2008年厦马获得“世界田联金标赛事”称号;2018年厦门获国内首个“马拉松城市”荣誉称号;2021年2月,厦马正式升级为世界田联白金标赛事……历经23年发展,厦马每5~10年一个阶段,从城市面貌更新、行业产业集聚到绿色理念传播,不断为厦门发展创造更多美好与价值。
“厦马成为城市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城市因赛事焕发更多活力。”厦门文广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花云说。
2025厦门马拉松赛鸣枪开跑(2025年1月5日摄) 魏培全摄/本刊
以赛事助城建
从城市马拉松到马拉松城市,厦马推动厦门整合城市资源,强化城市基建,提升治理能力。
2008年,厦马举办时间由3月改为每年1月的第一个星期六。相比于3月高温高湿天气,1月的天气更温和,利于选手发挥。此外,厦马的路线配合城市建设历经多次调整,最终将厦门八大知名景点串联融入,充分展示城市发展成果。如今,厦马“最美赛道”途经鹭江道、湖滨南路、环岛路,几乎囊括厦门岛整个南部海岸线,沿途可以看到白石炮台、厦大白楼等著名历史建筑,尽览演武大桥、海峡大厦等代表现代厦门城市发展的建筑景观。
厦门环岛路建成伊始,路旁的黄厝、曾厝垵仍是渔民聚集区。马拉松赛为环岛路带来数以万计的跑者和游客。如今,黄厝已是著名的“浪漫婚纱摄影村”,曾厝垵被誉为厦门“最美文艺村”。
赛事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厦马带动下,厦门2016年启动健康步道项目策划和建设,环东彩虹跑道、筼筜湖健身步道、山海健康步道林海线等相继建成,市民参与体育活动更便捷。截至2024年底,厦门全市共有各类健身步道679个,总长度达1330.86公里,“跑步爱上一座城”不断照进现实。
一场马拉松赛的成功举办,考验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厦门市体育局党组成员、一级调研员张小博介绍,在市政府主导和协调下,厦马已形成“赛前维护保养—赛中精准调度—赛后及时恢复”的全流程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做到在不影响市民出行的同时为赛事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赛前,公路部门组织养护单位进行全面排查,修复赛道沿线路面、人行道、护栏等设施,确保赛道路况优良;赛中,公安交警部门精准调度,科学管制交通,结束比赛的赛道同步解除管制,将赛事对市民出行的影响降到最低;赛后,园林、环卫部门高效协同,采取“人行道人工保洁+主车道机械化保洁”模式全方位清扫保洁。
“厦马连续举办23年,带动厦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不断优化提升,为后续承接世界田联钻石联赛、CBA全明星周末、202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2025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等大型赛事奠定了基础。”张小博说。
“持续举办马拉松赛对城市公共空间拓展、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产生长期提升作用,是促进城市发展、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良好契机。”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教授焦芳钱说。
以赛事聚产业
如今,厦马已成为国内仅有的三个“白金标赛事”之一。赛事标准提升,知名度增加,为城市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提供良好平台。
赛事发展吸引体育产业要素聚集。目前,厦门有超过300家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包括特步在内的6家国产知名运动品牌,将总部、研发中心、运营中心设在厦门。
2009年,特步成为厦马顶级战略合作伙伴,并将总部搬迁至厦门市思明区。“厦马是特步新品发布的重要载体,也是行业互动交流的平台,更是连接民间跑者的途径,有助于了解和收集跑者需求,做出更多让跑者信任的产品。”特步跑步发展中心总经理吴联银说。
与厦马合作17年来,特步在路跑装备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不断上升,已成为中国赞助马拉松赛事最多的运动品牌,累计赞助马拉松赛事和活动超过1000场。《2025厦门马拉松大数据报告》显示,特步连续4年蝉联厦马全局穿着率跑鞋品牌第一,占比达42.8%。2024年9月,特步集团创新中心投用,实现从产品企划、设计、研发、制样到供应商管理的全链路闭环。启用当天,特步与厦门市思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运动新材料工程研究实验室”“运动健康大数据工程研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以持续创新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厦马赛事广泛吸引信息传媒、广告、商业赞助企业等入驻,为行业内外的企业交流融合搭建平台。2025年1月2日,第六届中国马拉松博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博览会围绕产业展示推广、可持续发展、运动健康、马拉松文化等多元话题,搭建集展览、赛事、会议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吸引多个省市马拉松赛事组织,以及路跑相关的近130家知名企业前来参展。“厦马吸引体育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与本地企业合作、集群式发展。”焦芳钱说。
在马拉松城市这个“IP”带动下,厦门文旅产业发展愈加火热。从以前“跑一趟”到现在“玩几天”,越来越多跑者及亲朋好友在厦门留下美好回忆。“厦马期间,参赛者可享受免费地铁、公交,各大景区免费或打折向游客开放。今年,我们还为跑者开放了前往鼓浪屿的市民通道,与厦门市民同样享受8元钱轮渡票价。”花云说。
受访专家表示,作为大众广泛参与的体育赛事,马拉松比赛能为旅游、餐饮、住宿等行业创造显著的衍生价值。据测算,马拉松赛事对城市收益贡献达到1:16,即投入1元办马拉松,能拉动16元经济产出。2025厦门马拉松为厦门带来超11亿元经济效益,增幅超30%。厦门市文旅局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厦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823.69万人次,同比增长16.55%;游客旅游总花费达1911.03亿元,同比增长21.88%。
以赛事传理念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厦马践行“绿色赛事”理念,持续巩固提升厦门绿色、文明的花园城市形象。
2014年,为解决赛道垃圾问题,厦马与建发集团联合策划“建发绿跑在行动”,以家庭为单位组织家长带领孩子捡拾赛道垃圾,传递“只留美丽、不留垃圾”的赛事环保理念。12年来,已有超过3800组家庭约10200人参加过“绿跑在行动”公益活动。
2015年,“建发绿跑在行动”又与中国绿化基金会合作,参与其发起的“百万森林”项目,组委会每年组织绿跑家庭代表前往内蒙古阿拉善,向腾格里沙漠公益锁边林项目捐赠2万棵防风固沙植物,并将其种植到“厦马爱心林”中。截至2024年,已累计捐赠24万棵防风固沙植物,形成5000余亩绿色屏障。
“我们有句口号:行动召唤绿色,公益领跑未来。公益种下的不只是树,更是孩子们心中的‘种子’,看着参加过活动的孩子们向更多同龄人甚至成年人传递环保理念,我更加坚定把这个项目延续下去,种树植心,生生不息。”建发集团品牌管理部总经理马一弓说。
以赛事传理念,绿色发展共识不断升级。2020年,厦马成立国内首个马拉松赛事公益基金会,逐步形成“红绿蓝”三色公益体系。
新增的红色公益,注重关爱救助,在全国33所乡村小学建设239个“爱心图书角”,组织志愿者带去“厦马公益课”;在厦门建设7个“爱心驿站”,打造服务市民、服务跑者、服务城市的爱心之家。
而蓝色公益,则关注海洋保护,组织314名志愿者在全国9个沿海城市开展公益亲子净滩活动,累计清理海岸线超12公里,捡拾海洋垃圾超258公斤。
一系列公益行动不断丰富厦马赛事内涵,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力量。
2025年,厦马在起跑处设置旧衣回收处,倡议广大跑者用旧衣物替代一次性雨衣,并通过回收实现循环再利用;发布《厦门马拉松跑者可持续行动指南》,倡导跑者不仅在赛事期间,更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环保、更可持续的选择;厦马将每年比赛日定为“绿色出行日”,严控赛事车证发放,发送短信号召广大跑者、市民、游客选择绿色环保出行方式。“厦马迈向可持续发展,不仅推动赛事自身发展,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呼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花云介绍,厦马将在未来三年内,在可持续赛事、可持续管理、可持续社区服务三个领域开展行动,促进城市、居民、自然和谐共生。
2024年1月,厦马与世界田联在厦门合作举办世界田联赛事可持续发展论坛,同期发布《厦门马拉松赛事可持续发展规划》,厦马也被世界田联授予全球首个“可持续发展代表性赛事”称号。对比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厦马已覆盖13项,占比达80%。
“当前,体育赛事已超越体育范畴,依托强大的传播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综合影响力,塑造城市绿色发展形象,推动城市不断走向绿色发展。”张小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