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首批三套多制式岸电装置在海天码头启用。
昨日,厦门港首批三套多制式岸电装置在海天码头正式启用,标志着海天码头的绿色船舶岸电网络再升级,厦门港在推进港口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本次新增的三套多制式岸电装置,采用全国领先的高、低压、变频自动切换技术,与原有岸电设施形成高低压融合、多制式兼容的新布局,可同时为四艘高压船舶、多艘低压工频/变频船舶提供岸电接驳需求,全面提升港区岸电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宝山介绍,船舶停靠港口期间使用岸电替代传统重油发电,能显著减少二氧化碳、硫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大型船舶才有高压岸电使用需求,该批装置投用后,海天码头已基本实现10万吨级泊位高压岸电全覆盖,可满足靠泊的所有大型船舶的高压岸电接驳需求。”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海天分公司工程部经理助理尹飞介绍。
该装置的启用不仅是海天码头推进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节点,也彰显厦门港加快绿色转型、引领港航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海天码头将继续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优化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全面提升港口运营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另据了解,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现已在全港主要作业区建成高压岸电站12座,低压岸电站36座,形成覆盖全港区的绿色能源网络,2024年共完成船舶岸电接驳6958艘次、接驳电量369.78万度,同比增长22.2%和180%,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09吨,着力打造“近零碳港口”示范区。(文/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陈智政 陶可健 图/记者 黄晓珍)
[责任编辑:程立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