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雨廊、悠长巷道、错落老宅、环抱绿树,观光的游客、悠闲的“新村民”……徜徉于屏南县熙岭乡四坪村,村子宁静古朴中透着无限生机,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四坪,省历史文化名村,至今已有七八百年历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坪村的人口曾达到700多人。此后,随着大量村民外出务工经商,人走房空,特别是村子老宅密集的中央地带,杂草丛生,空置的老房子被风雨侵蚀、东倒西歪,萧条至极,村庄日渐冷落。
如今的四坪村,兴起啤酒屋、音乐酒吧、咖啡屋、民宿等旅游新业态,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年轻人来此打卡、定居、共建村庄,成为令人向往的“桃花源”。
四坪村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吸引这么多年轻人来此享受乡村慢生活?变化源于四坪村因地制宜改革创新机制,探索出一条用文化创意助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2016年的四坪村,全村仅十多人留守,荒草丛生,古屋破败不堪,村里有的只剩下老房子了,再这么冷落下去,到时我们就成了没有故乡的人了!”谈及往事,四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潘家如不禁叹气。
屏南文创工作的深入推进,给四坪村带来了生机。2017年6月,熙岭乡在龙潭村召开了文创现场会议,现场观摩、思想碰撞,四坪人深受鼓舞、热血沸腾。
古村要“复活”,当务之急是要修缮古屋。首要问题便是老屋如何流转。若依照“新村民”与“老村民”直接进行房屋流转的传统模式,容易出现哄抬租金、权益纠纷等无序现象。
于是,四坪村建立中介式流转机制,全面推行“老屋认租10年或20年”,由村委会统一从祖居户中流转旧民居,承租方再与村委会对接,以此化解可能产生的矛盾。
很快,四坪村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乡村造梦人。来自浙江温州的高蓉蓉,正是四坪首批“新村民”之一,初来时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认租的古屋已经腐朽倒塌,只剩下裸露的石头地基”。
紧接而来的考验是,老屋如何修缮,以实现“保”与“用”的交融?潘家如介绍说,乡村建设项目数量多、造价小、修建内容难以标准化。若按照传统招投标流程实施,存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流程多、时间长、费用高等问题。
大胆创新的“工料法”应运而生:由村级组织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当地古建筑修缮队伍投工投劳,并组建村级监察“三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环环相扣的机制,最大程度简化流程,节省时间和资金,也让屏南几近失传的传统建筑技艺再度振兴。
机制的变革与创新,陆续引来专家团队驻村实施文创项目。引进“三农”专家温铁军教授团队、体制外专家林正碌等“智库”团队,顺利成立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完成“四坪慢生活生态创意村规划设计”,对接引入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福建省天文学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构建“文创+农创+星创”产业布局,启动全国首个“云村民”计划,建成全国首个大食物馆、福建省首个乡村天文馆。
至今,四坪村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相继完成画室设立、古巷道修复、立面改造、道路硬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修复传统古民居,建设村口雨廊、亲水景观,开设四坪公益艺术教育中心、南山音乐吧、平讲戏研习所等公共艺术空间;引进松韩屋民宿、浅草棠民宿、爱故乡书吧、马小花茶话社等新兴业态……复兴古村的行动,四坪村干得风生水起。
人来了,村活了。如何把人留住,成为四坪村发展的新挑战。为此,四平村在村级换届中,选举产生“新村民”代表,“新村民”当选村委会副主任,保障“新村民”乡村建设发言权,促进“新老村民”融合发展,推动“新村民”参与乡村治理。
乡村的变化,同样唤回了在外打拼的村民。长期在外经商的潘国老,是土生土长的四坪村人。2021年,他返乡成立屏南爱故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并组建起“乡土·潮农”共创团队,让更多青年融入乡村。
“村庄发展起来了,如何让村民从中受益,成为我们着重考虑的问题。”潘家如说。
去年秋天,四坪村的柿子红了,一扫冬日肃杀,成了寒冬里最温暖的风景,引来众多游客。该村单日车辆达8000辆次左右、游客3万人次以上,日均客流量超过往年国庆长假。
柿子本是农村常见之物,为何四坪的柿子突然“红”了?关键就在于观念出新。2023年,四坪村通过机制创新,做足特色文章,由村党支部牵头流转村内柿子树,通过保留柿子供观赏拍照、研发柿子文创产品等方式,推动柿子从“一产”变“多产”,延伸出“我在屏南有喜柿”等创意产业,打造旅游新“爆点”。
在此基础上,去年四坪村投入30余万元对雨廊进行综合整修,对30余个雨廊摊位进行提档升级、免费对外招商,吸引一批村民认领摊位经营农副产品、饮品、果蔬、手工艺品等,有效拉动群众增收。
“在雨廊摊位上自助售卖农产品不仅增加收入,还不耽误我打点零工。游客多、行情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300多元。”四坪村村民韦顺淑高兴地说。
机制创新、文创引领,从隐居山间的“空心村”到“网红村”,四坪村实现华丽的“蝶变”,已成为许多游客追逐体验的“诗与远方”。2023年,村内常住人口也由原来的10多人恢复到现在200多人,入驻“新村民”37人,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1家,年接待游客约75万人次,旅游创收15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3.1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2万元,形成“人来、村活、业兴、文盛”的发展新格局。(宁德市委宣传部 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