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福建邵武:人防技防融合 治水效能迭代升级-新华网
治水“后进生”蝶变“优等生”,如今的邵武正在筹划进一步做好“水文章”,激活“水经济”。
EnglishEspañolFrançaisعربىРусский язык日本语한국어DeutschPortuguês中文/繁体 新华网,让新闻离你更近!
推荐:泉州在线福建省卫健委福建省人防办
新华社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公司官网 证券代码: 603888 新闻热线: 0591-87381859
原创报道融视频交互式报道新华访谈新华云直播“飞阅”新福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法治福建热点专区推广信息

福建邵武:人防技防融合 治水效能迭代升级

2023-12-26 11:38:06 来源: 新华网
字体:

  新华网福州12月26日电(刘默涵)冬日清晨,坐上小船,肖厚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摇动桨橹,小船在河面上荡开波纹,稳稳前行。作为福建省邵武市拿口镇的河道专管员,肖厚田的主要工作就是巡查河道,负责清理沿河一带的水葫芦、垃圾杂物等,还河道以整洁。

  与几年前相比,肖厚田的辛劳程度已下降不少。望着眼前整洁的河面,肖厚田说,“以前这里长满了水葫芦,打捞可费劲了。”

  水葫芦减少的背后,是邵武纵深推进河湖长制的努力与成效。

  富屯溪风光。新华网发(邵武市水利局供图)

  邵武地处闽江上游。作为闽江三大支流之一的富屯溪,在邵武境内长达99公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多达15条,其水质直接影响中下游乃至全流域生态环境。

  曾经,河道采砂、河道侵占、水葫芦等漂浮物繁殖迅速造成的水体破坏,一度成为邵武市的治水难题。2021年,南平市河湖长制年度考核时,邵武还因此排在全市最后一名。

  “这样的成绩,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刺痛。我们痛定思痛,决心扭转治水‘后进生’的形象。”邵武市河长办主任、水利局局长李军说,邵武以数字赋能河长制信息化建设,打造“河长制查改一体巡查调度”管理平台,创新建立“电子河长”巡河管理机制,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监管模式,推动河湖监管由“人防”向“人防+技防”提升。

 治理后的富屯溪风光。新华网发(姜德胜 摄)

  “截至目前,我们有大小无人机6台,机手8名,水质自动监测站11座。利用可见光相机、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我们对辖区河道进行覆盖式数据采集,持续监测氨氮、高锰酸盐、总磷等5项水质指标,确保所有河段、敏感水域‘实时可见,全程可溯’。”邵武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赵许彪说。

  “11月8日,我们检测到水北镇河道段面数据异常。经过排查,发现了某企业废水回收管破漏,造成少量带有氨氮成分的水通过雨水通道排入富屯溪。”邵武市“查改一体”无人机信息化巡河项目负责人于骞说,利用“AI智能算法”形成“巡检报告”,邵武实现了治河、管河方式的迭代升级。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邵武通过“河长制查改一体巡查调度”平台下发疑似“四乱”问题1073件,已完成整改1056件,剩余17件正在整改中,整改完成率98.42%,开展“点题”巡河20余次,核查问题达200余个。

  水质问题表现在水里、根源在岸上。

  近年来,邵武市河长办坚持从源头开展治理,探索实行河道管护“岸下治标+岸上固本”模式,以问题河道为重点,牵头整合相关部门力量组建督查组,通过水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和视频监控中心,对企业排污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控,同时加强生活污水排放以及农业养殖、涉河涉水涉砂、电鱼等方面违法行为的监管。

  治理后的邵武千岭湖风光秀丽。新华网发(余晓勤 摄)

  如今,邵武的水生态水环境指标不断向好,6个主要流域国、省控评价考核断面、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11条小流域均达到Ι~Ⅱ类优质水质,邵武辖区内21个交接断面水质均达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其中4个从Ⅲ类水质提升至Ⅱ类水质,全域无Ⅲ类以下水质。2022年,邵武市获得福建省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奖励,成为闽北地区唯一获此激励奖励的县。

  “这两年变化特别明显。河道干净了,河岸漂亮了。”大竹镇官墩村63岁村民李文岗说,政府治水给当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傍晚到河边散步,已经成为老百姓的生活日常。

  治水“后进生”蝶变“优等生”,如今的邵武正在筹划进一步做好“水文章”,激活“水经济”。

  “目前,我们正在编制乡村振兴全域规划。我们将把富屯溪沿线村庄串珠成线,统筹做好产业、生态、人居、文化等方面的一体提升工作,打造乡村振兴样板。”邵武市副市长林新长说。

[责任编辑:郑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