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老年人冬季要警惕脑梗-新华网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崔晓萍教授提醒,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老人早起锻炼时,容易发生中风,一定要注意防范。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药物强化治疗及康复锻炼后,陈大爷好转出院,不过仍然遗留有右侧肢体力气稍差的后遗症。
首页 政情 产经 金融 房产 健康 台湾 旅游 访谈 视频 无人机 VR
头条视点原创政情视频

老年人冬季要警惕脑梗

2021-11-15 11:46:04 来源: 福州晚报

  11月上旬,福州忽然进入“速冻”模式。冷空气除了带来降温,也带来了“说来就来”的脑梗。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崔晓萍教授提醒,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老人早起锻炼时,容易发生中风,一定要注意防范。

  七旬大爷早起锻炼

  右侧身体突然不听使唤

  福州的陈大爷就是在早起锻炼时发生中风的。

  陈大爷今年70多岁,平时除了有点高血压以外,身体一直挺好的,前阵子早晚温差变大,但他仍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去公园晨练。刚到公园,他突然感觉整个人右边的手腿变得不听使唤,还有一点麻麻的感觉。当时陈大爷以为只是天气变冷手脚受冻,热热身子就好了,没当回事儿。可是过了两天后,他发现情况仍然没有好转,于是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第九OO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

  经过详细的问诊、查体和头颅CT检查,医生初步判断陈大爷是脑梗死。可惜的是,因为就诊距离发病时间已经两天,超过了静脉溶栓(4.5小时)和介入取栓(6小时)治疗的时间窗,他只能被收住神经内科病房进行治疗。住院期间,经过进一步的头颅MRI检查,医生确诊他为急性脑梗死。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药物强化治疗及康复锻炼后,陈大爷好转出院,不过仍然遗留有右侧肢体力气稍差的后遗症。

  随着气温下降

  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

  这段时间,随着气温的下降,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中风患者数量急骤增加。

  “几乎每次陡然降温后,心梗、脑梗患者都会小幅增加。”崔晓萍教授说,当气温骤降时,老年人要警惕脑血管疾病发病。

  气温下降与中风有什么关系?在接下来的冬季中,又该如何预防中风呢?

  崔晓萍教授介绍,寒冷天气对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目前研究认为:寒冷天气下,收缩压明显升高,心脑血管发病率明显增加,年龄越大者,受影响越大。她解释,气温骤降下,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一旦血压控制不佳,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因此,寒冷天气里特别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因受寒引发血压波动。她建议,高血压患者最好能自备血压计,方便监测血压水平,如果控制不好就须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

  医生提醒:

  清晨时段不可大意

  “天冷时,老人家们除了注意保暖,还要特别小心清晨这个时段。”崔晓萍教授介绍,人的血压在夜间的时候会下降,血流速度也会随之减缓,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到了清晨时段,人的交感神经处于最兴奋阶段,血压和心率也相应处于最高峰(此时间段的血压称之为晨峰血压)。因此,这一时间段老年高血压朋友最好避免外出锻炼,起床的时候也要慢慢起床,避免太迅速。如果要锻炼,可以在其他时间段选择一些散步、慢跑、瑜伽、太极拳等温和运动方式来锻炼,避免在血压高峰期运动诱发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梗发作风险。

  “当然最根本的预防方式是,控制好血压。”崔教授表示,脑梗最害怕的就是高血压。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尽可能地控制好血压,清淡饮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保持好的睡眠,维持血压稳定,以免引发脑梗。

  她提醒:一旦发现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眩晕伴呕吐等症状时,必须高度警惕,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还要记住,中风的急救是分秒必争的,要做到三早:早识别、早求救、早溶栓,才能最大程度地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挽救缺血脑组织,防止并发症、后遗症,减少死亡率。

  据了解,崔教授的团队始终贯彻“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坚持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无休式备岗待命,为救治脑卒中病号,随时开通绿色通道。(记者 陈丹 通讯员 林娟 陈颖)

[责任编辑:袁羽]
分享该新闻到微信朋友圈:
1、打开手机软件“微信”--“发现”--“扫一扫”。
2、对准左边二维码进行扫描
3、识别成功后,弹出是否浏览该页面,点击确定。
4、点击手机右上角分享按钮,分享到朋友圈。
手机适配版    |    电脑PC版 
Copyright © 2016 FJ.news.cn
返回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64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