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抢救心脏骤停的小伙子。
65岁依伯突然呕血,心脏骤停;因车祸受外伤的21岁小伙子气切管脱落,心脏骤停;60多岁依姆突发胸闷,心脏骤停……“这三个病人几乎同时心脏骤停。”昨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郑光威主任医师讲述了清明节晚上医生与死神“交战”的故事。
当晚8点多,急诊科抢救室里,一名刚从连江转院来此不到五分钟的六旬依姆出现心脏骤停。刺前,她因胸闷、呼吸困难送当地医院,诊断为突发心梗。
发现情况后,当值的急诊科陈锡得主任医师带领林思铭主治医师和岳新新总住院医师迅速展开抢救,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胸外按压、除颤……10多钟后,依姆被救回。但一个多小时后,她再度心脏骤停,新一轮生死战又开始了……几乎同时,一名21岁的小伙子和一名65岁依伯也出现了心跳骤停。
小伙子因车祸受颅脑外伤,4个多月前做了手术,由于气切管脱落,重新插管时,发现其气道息肉梗阻,情况危险。他从当地医院转诊到福建医大附一医院,入院时已经呼吸衰竭。很快,郑光威带领林延挺总住院医师、郭弘堃住院医师迅速展开抢救,并邀耳鼻喉科、呼吸科、麻醉科等多学科医生会诊。最后,在纤支镜引导下,他们为小伙子建立了呼吸通道,总算令他转危为安。
65岁的依伯是食管癌晚期病人,清明节早上突然呕血,刚入院就被收治在抢救室。“很可能是肿瘤侵袭到大动脉引起的,病情非常凶险。”郑光威说,他们了解到依伯的独生女已从外地赶回来,所乘飞机刚在长乐国际机场落地,如果父女没能见上最后一面,将是莫大的遗憾。为此,医生们不间断抢救了依伯两个半小时不放弃。
清明节当晚,从8点到10点多,福建医大附一医院急诊科从主任到住院医师,不到10个人的团队全员上阵,并请来了多学科“外援”协助,一番“生死战”后,三位病人的生命体征都稳定下来了。
清明小长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急诊科上演了一幕幕“生死时速”,急诊科医生们3天内抢救了997名病人,其中急危重症病人73人。(记者 陈丹 通讯员 吴旻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