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复查心脏彩超的时候,老李(化名)也在凝神静听,努力感受自己的心跳。老李曾饱受扩张性心肌病的折磨,上个月,他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成功“换心”,迎来了新的开始。
南平建阳人老李今年49岁,一直以来靠务农为生。从一出生,他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熬到35岁,左心室已经严重扩大。当时,协和医院心外科的王齐敏医生为他进行了动脉导管补片缝闭手术,把未能闭合的动脉导管修补好,手术后心脏慢慢恢复,一年后回到正常大小。
不过,心脏曾经扩大的患者,即使痊愈后也不宜再干重体力活儿。王齐敏曾再三叮嘱老李小心保养,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老李还是忽视了。这些年来,他努力干农活,家里盖起新房,孩子也被培养上了大学,老李的体力却逐渐下降。
从前年6月起,老李明显感到体力不支,走几步就喘,下肢还经常浮肿。他再次来到协和医院检查,结果发现,他的心脏情况比14年前还糟糕:整颗心脏大如牛心,可心功能却极差。他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而猝死。“这是终末期继发性心肌病,换心是他唯一的活路。”王齐敏指出。
去年12月底,老李得以入列等待移植的队伍。在苦等供心半年后,他等到了匹配的心源。这是一颗来自泉州脑死亡患者的心。因手术较突然,10多位医生兵分两路,一路进行移植准备,一路连夜驱车狂奔泉州取心,再即刻返程。
今年5月6日凌晨2时许,这颗“救命心”抵达协和医院,王齐敏教授团队早已掐好时间,将老李推进手术室。该院党委书记、心外科教授陈良万随后赶来,他们仅用了40分钟,就将“救心”植入老李胸膛。
目前,老李已经出院,并且能够畅快呼吸。如果“呵护”得好,这颗“救命心”至少能在他体内存活15年。(记者 朱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