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腹泻、休克,一度徘徊在生死线上……昨日,65岁的黄东(化名)经历一场大病之后,终于要出院了。不过他仍不敢相信,自己因为一碗被老鼠污染的炸鱼干,患上了非常凶险的“流行性出血热”,所幸经过多家医院医生的全力抢救,住院半个多月,他得以康复。
黄东是南平人,本月14日出现高烧、腹泻,在当地医院治疗5天后,病情仍不见好,19日以“发热待查”转诊到福建省人民医院。
“老黄送来时,四肢冰冷、无尿、休克,血压低到连抽血都困难。”该医院呼吸科医生林劲榕介绍,检查结果显示,他可能患流行性出血热。
20日,老黄的血液被送往疾控部门,22日下午结果出来,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23日,老黄被转入福州市传染病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经过多家医院抢救治疗大半个月,目前他终于康复,准备出院。
“老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林劲榕介绍,往年接诊的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多数是误食了被老鼠污染的食物。
老黄说,家中老鼠很多,平时没太在意,有些食物没吃完也没放进冰箱。发病前,他吃的炸鱼干就是前一天没放进冰箱的剩菜,被老鼠污染了。
医生提醒,3月至5月老鼠活动频繁,是流行性出血热的多发季节,此病初期普遍表现为发热38℃~40℃,“三痛三红”(头痛、腰痛、眼眶痛;脸红、颈红、上胸部发红),重症患者也可能在口腔、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记者 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