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福建再生稻再生季产量高于去年,全程机械化栽培千亩示范片最高亩产达到668.3公斤,再次刷新高产纪录。
走进服务中心院内,农业无人机、多功能种肥同步一体机、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等大型农机具整齐排列,一应俱全。
来自全国10个再生稻生产省份的农业农村部门以及有关科研院校专家、农技人员等,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观摩,共同探寻浦城再生稻的“高产密码”。
作为当地重点发展的粮食产业,浦城2025年再生稻种植面积达10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25日,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会在福建省浦城县举行。
全国再生稻生产现场会10月25日将在福建浦城举行。
在现代农业科技的加持下,再生稻成为不少地方稳粮增收的“主角”,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注入新动能。
经专家组对浦城县三块再生稻示范田进行头季测产,结果显示平均亩产达770.5公斤。
据了解,今年浦城粮食种植面积将稳定在47.88万亩,其中再生稻种植规模达10万亩。
近年来,浦城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被列入全国整县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为契机,按照投、建、管、护、用“五好”要求,全生命周期贯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行。
浦城的“一粒米”,正带出一条大产业。
承载千年传承的浦城“一粒米”,在一二三产融合中绽放新芳华。2023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浦城大米”产业集聚区品牌价值达407.92亿元。
近年来,浦城县坚持“品牌强县”战略,以打造“浦城大米”区域公用品牌为主线,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把科技、绿色、品牌、质量元素融入大米生产全过程,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推广再生稻成为破解种粮效益低难题、提高复种指数、稳定稻谷总产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