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尽快完成本次大米配送,厦门储备粮集团好年东有限公司60多名工作人员从早忙到晚。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近期,同安区逐步升级疫情管控措施,保障好封控区内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尤为重要。23日深夜,约18万袋5公斤装大米正陆续送往封控区居民手中。同时,爱心企业捐赠的8000斤新鲜猪肉、20吨南瓜等物资,也将逐步发放,给居民们带来温暖。
在守护好银城百姓“菜篮子”的同时,同安区努力推动封控区域生活保障物资调配、运送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肉、油、米、鸡蛋、新鲜蔬菜等生活物资送达同安管控(封控)区域,筑牢防疫的物资后盾。
同安振坤记捐赠首批2000份封肉被陆续送往封控区。
【有力】
约18万袋大米
连夜逐步送进封控区
“阿婆,5公斤袋装大米我放门口了,你把口罩戴好,等我走了你再出来拿。”23日深夜,同安区各个封控区迎来了生活保障物资,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连忙将其分发到了群众的家门口。“谢谢你们,感谢你们配送的物资。”隔着窗户玻璃,阿婆向工作人员挥了挥手。
记者了解到,这批约18万袋的大米,每袋5公斤重,首先按照封控区居民每户一袋进行配送,等第一轮每户都配送完成,再根据家庭人口进行定量配送。
“首先保证近期封控区每户家庭都有米下锅。”提供本次物资的负责人、厦门储备粮集团好年东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水平告诉记者,截至24日晚上,大约完成了3万袋大米的配送工作,基本保证封控区居民每户一袋大米。
生产、包装、调运、配送……为尽快完成本次大米配送,厦门储备粮集团好年东有限公司的60多名工作人员从早晨7点不到,一直忙碌到晚上9点多。“加班加点地干,再累也要让封控区群众吃到放心大米。”扛着一袋大米的老张,为了赶时间,中午扒拉两口饭,就投入工作中。
他们的拼劲也感动了许多人,厦门储备粮管理集团10多名员工自发成为志愿者,加入到生产调运工作中。现场,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充足的物资供应算是给封控区域居民加油打气的一种方式吧,累点没关系。“看着一袋袋大米被装上车,即将送往最需要的地方,我们心里别提有多甜。”志愿者们擦了额头的汗,继续干。
“疫情就是命令,保供就是责任,大米足、民心安。”陈水平介绍,除了负责封控区大米供应,厦门储备粮集团好年东有限公司还全力保障同安区普通居民的粮食日常需要,始终不忘国有政策性储备企业的身份和担当,牢记初心使命、时刻用实际行动践行应急保供责任不丢、质量不降、配送不断、价格不涨的承诺。
此外,正心精致(厦门)农业有限公司每天为同安辖区重点区域提供毛白菜2000份,其他蔬菜每日共提供4-6吨。
【有情】
社会力量发挥优势
助物资更快到达一线
24日下午3点多,看着1000斤新鲜猪肉到达同安区大同街道,接下来将通过调运送达同安各个封控区居民手中,同安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双旺来(厦门)肉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永生松了一口气。据悉,这批新鲜猪肉,每盒1斤装,与大家在夏商、朴朴线上买到的盒装新鲜猪肉完全一样。
“这只是第一批,后面还有7000斤猪肉在路上呢。”指着排列整齐,即将“出发”的新鲜猪肉,苏永生介绍,期待这些猪肉尽快送到封控区居民手中。“如今,正是我们本地企业家回馈社会的时候。”苏永生说。
实际上,在同安区青年企业家协会中,和苏永生一样的企业家还有许多。本月20日,该协会就发出《派送组召集令》,充分发挥协会人多力量大、熟悉区域交通运输的优势,连人带车组成20支派送队伍,让捐助物资更快到达一线,更快派上用场,提高同安居民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
捐款捐物,爱心点亮银城。连日来,同安众多的爱心企业和个人接续捐款捐物,与同安共克时艰。厦门市同安路和石油有限公司除捐赠防护服、防护面罩、泡面、口罩、喊话器、额温枪、酒精消毒液等物资外,还捐款20万元。23日下午4点半,同安梵天寺广场,一辆满载20吨南瓜的货车出发,目的地是同安区新民镇封控区,这批南瓜将捐给居家隔离的群众。这批南瓜是同安石浔鸿溢信果蔬合作社捐赠的,合作社负责人吴兴祝说,这批爱心南瓜从湖南岳阳运抵同安,都是新鲜采摘的。
值得一提的是,24日下午,同安振坤记捐赠的首批2000份封肉也被送到封控区,为“足不出户”的居民生活增添一点同安传统滋味。(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郑素描 夏海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