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地方信息】福建泉州:契合转化打造古城文脉实践区-新华网
地方信息

【地方信息】福建泉州:契合转化打造古城文脉实践区

2022-08-03 17:46:19 来源: 中共泉州市委文明办
字体:

  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投入1440万元建设7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等各类阵地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发挥海丝古城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形成家风、书香、非遗、廉政四条文明实践文脉。

  鲤城区人民法院、区妇联、海滨街道依托水沟巷,融入“泉州文化渊源、泉州名门望族家风家教实例、泉州郡望堂号故事、身边家庭美德故事”等元素,让市民在休闲生活和游览参观过程中,学习并传承泉州的优秀家风家教。这条示范巷连接着市级家风家训馆——鲤城区法院家事文化馆,是鲤城主要的家风家教基地。

  围饶群众文化学习需求,挖掘名人典故,整合各个名人故居和古街巷的“好故事”,形成书香文脉。鲤城开元街道推出“走文脉、传家风、润书香”为主题文脉路线规划,将小山丛竹、梅花石、陈仲瑾故居、林家大院、安礼逊图书馆、珠绣非遗传习所等具有名人典故和文化积淀的历史点位及曾井巷、台魁巷、奉圣巷等历史街巷串联起来,贯通新时代文明实践“主脉络”。以开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起点,走过这条文脉,群众可以听文史专家以唠家常的方式将名人典故和大道理变为“走心”的小故事。

  围绕群众非遗体验需求,盘活资源倍增器,用好世遗泉州宝贵资源,形成非遗文脉。鲤城临江街道以“走进聚宝城南,守护世遗,创城同行”为主题,联合真情在线、泉州微公益等志愿服务组织,围绕鲤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常态化开展青少年研学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行走在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南街巷中,感受城市的脉络及非遗文化的魅力。

  围绕群众追求新风正气的需求,深度挖掘辖区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廉政元素,赋予廉洁教育新的时代内涵,形成廉政文脉。鲤中街道梳理出一条廉政文脉。从有“整肃法纪、清风正气”之意的肃清门出发,经过“定心守正”的定心塔和位于古鲤城“鲤鱼脐”的玉泉井,到户部侍郎庄国祯故居听听庄国桢的父亲对儿子“为官当清廉勤勉”的教诲,到苏廷玉故居品读《苏廷玉家诫》,漫步南外宗正司遗址感受赵氏皇族教化宗人遵纪守法、不搞特权……群众通过走街串巷,体验不一样的廉政文化。

  据了解,截至目前,泉州市已建成实践中心12个,实践所163个,实践站2524个,拓展建成实践点933个,县域组建文明实践志愿队伍5501支,惠及群众7347万人次。(赖小玲 王荣锋 詹罡)

[责任编辑:陈醉 刘丰]
01007010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887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