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市龙文区以“河长制”为抓手,通过整治“水污染”、畅通“水循环”、做优“水环境”、创新“水管理”、发展“水经济”等一系列措施,为当地群众带来生态福祉。
龙文区湘桥湖。李杰 摄
三级联动抓整治
该区通过划分“责任田”,明确流域河长、河道专管员职责,区、镇、村三级联动,整治提升九十九湾环境。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九十九湾流域河长,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坚持岸边发现问题,岸边解决,先后巡查督导43次,协调解决问题百余件。针对支流黑臭问题,坚持两周一调度、一月一巡河,明确实施源头引水、沿岸截污、生态治理等措施,有效解决流域内5条支流水体黑臭问题。
位于九十九湾流域的“闽南水乡”。李杰 摄
两大效益强民生
龙文区投入3.23亿元实施“水畅通”工程,进行源头引水、河底清淤、河岸植绿、末端排涝,确保河道畅通及行洪安全;投入44.52亿元,做优水环境,实施拆“违”植“绿”、引“湖”拓“河”、建“廊”插“花”,拆除河道建筑577宗8.06万平方米,建成两岸近20公里的生态绿道、15.6公里生态景观护岸,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政府与企业联手,依托优美生态水环境,引进优质产业项目,签约引进总投资70亿元的文旅产业综合开发项目,逐步推动“九十九湾经济带”建设。
九十九湾支流天亭港刷新颜值。李杰 摄
三方共治固成效
专业化、数字化、社会化是九十九湾流域治理提升的创新做法与保障措施。龙文区实行河流“管养分离”的市场化保洁机制,建立“区河长办统筹—乡镇属地监管—第三方专业队伍日常保洁”的河流保洁模式。建立“智慧河长”系统,布设监控点位53处,实行全区河湖“一张图”管理。创建“企业河长”“巾帼河长”“河小禹”,通过聘请社会各界义务监督员等多种模式,推动全社会参与河流管理。(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