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至14日,以“AI拓界·智慧融合·个性发展·创想未来”为主题的福建师范大学第八届个性化培养周活动举行。该校外国语学院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精心打造67门特色课程,构建“智慧+专业教育”“智慧+创新实践”“智慧+卓越教师培养”等课程群,覆盖日语、商务英语、西班牙语等多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活动期间,来自教育一线的专家就AI赋能教育模式创新等议题,探讨技术如何助力“教、学、评、研”创新:福州一中英语教研组长陆正琳通过丰富案例,强调AI时代教师应立足“专业、榜样、同理心”三大核心,守住教育“人的温度”;福州华侨中学党委书记刘祯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学实践与思考》讲座中,深入解析英语学科视域下的思政内涵与实践路径;福建师大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林鲁文探讨在AI技术赋能下如何更高效地开展调查研究,既体现科技元素,又融入思政元素……
本次活动还注重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育人。多位行业专家分别就AI时代翻译人才机遇和挑战、外事活动实践等主题进行深度分享,并通过企业游学增强学生对行业实践的直观认识。同时,推出《AI如何赋能外贸新兴蓝海市场》《AIGC出海短剧创作实战》等课程,帮助学生把握“数字出海”“文化出海”等新兴领域机遇。
在推进技术赋能的同时,福建师大外国语学院也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甲骨文与非语言交际研究》等课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多样性与沟通本质;《说服力的构建:叙事驱动型英语演讲》则强调在AI时代,情感共鸣与认知认同已成为人类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本次外国语学院个性化培养周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实现了“AI赋能”与“人文浸润”的有机统一,为数智时代外语人才培育探索了新路径。(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责任编辑:程立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