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龙岩的上杭县和连城县
分布着11处星火般的时空坐标
它们共同组成了古田会议旧址群
闪耀着永不磨灭的革命历史记忆
望云草室
位于连城县新泉镇新泉村
这一清代咸丰年间的书院
曾是红四军第二、三次进驻新泉期间
前委机关和政治部所在地
新泉镇 望云草室
1929年6月中旬
红四军在新泉进行休整
期间,首次以文字形式
提出“绝对的党领导”的建军思想
红四军第四纵队在这里创建
连南区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
中央苏区历史上第一所
培养妇女干部的学校破土萌芽
1929年12月3日
红四军第三次进驻新泉
面对诸多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军事整训
史称“新泉整训”
厘清红四军内部问题类别、性质与根源
统一了官兵思想
增强了军事素质
提升了部队战斗力
完善严明了我军最早执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为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
做了充分的思想、政治和军事准备
1929年12月
国民党军队“三省会剿”直逼闽西苏区
原定在连城县新泉镇召开的会议
被迫转移至上杭县古田镇
古田镇 松荫堂
12月中下旬,红四军进驻古田
松荫堂作为前委机关和政治部所在地
见证了《古田会议决议》起草过程
司令部安扎在中兴堂
中厅是各级党代表联席会会场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
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
在古田曙光小学召开
古田会议会址
古田会议会址原为“廖氏宗祠”
始建于1848年
为单层歇山四合院式砖木结构
后厅便是古田会议的会场
古田会议会场
主席台静立一侧
横幅会标与中国共产党党旗交相辉映
大厅的三合土地面上
至今可见参会代表为抵御寒冷
燃起炭火盆留下的斑斑痕迹
古田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
指明了党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正确方向
即“思想建党、政治建军”
解决了“为谁而战”的根本性问题
会后不久,1930年1月5日
在古田协成店一楼
一间仅有五六平米的小厢房内
诞生了不朽名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写作旧址
古田会议纪念馆里珍藏有大量红色文物
包括第一部政治建军纲领性文件
中国红军历史上第一套正规军装
中国工农红军创办的第一份铅印军报
即由红四军政治部创办的《浪花》报
创刊号于1929年7月27日在闽西出版
与此同时,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
正在上杭县蛟洋文昌阁召开
多项决议对闽西革命斗争进行了总结
会后,闽西各地掀起土地革命运动
50多个区、600多个乡村进行了土地改革
约80万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
中共闽西一大会址
星火从这里燎原
古田会议精神历经岁月洗礼
从未褪色
为一代又一代真理的追随者
指明方向
统筹:敖春磊
策划:程立葳
顾问:傅柒生
专业指导:邹丹萍 伍玲金
编导:陈醉
拍摄:刘静 王鑫宸
制作:李严兴 胡茜颖
福建省文物局 新华网福建频道 联合出品
鸣谢:福建省委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