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互动游戏拉近了两岸学子之间的距离。记者 包华 摄
邀两岸青年,赴文学之约;以青春之笔,记时代之变。昨日,由福州新区管理委员会、福州市教育局、福州日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三届海青荟之新区杯·海峡两岸好文章青少年采风交流活动启幕,吸引300多名榕台师生齐聚福州新区(长乐区)。
现场,文学的热忱与青春的活力交织,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新城的生机相融,两岸青少年以文会友、以艺传情,续写跨越海峡的深厚情谊。
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锣鼓声中,醒狮腾跃起舞,时而威武雄壮,时而灵动俏皮,引得现场掌声不断……一场活力四射的醒狮表演《龙腾四海 祥狮献瑞》让活动现场气氛迅速升温。
这场由福州七中学生与台湾学生联手演绎的表演,不仅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有了实际载体。
台湾狮头旺民俗技艺发展协会秘书长洪文定长期致力于传承舞狮、太极拳等非遗。“两岸一家亲,台湾的舞龙舞狮比赛规则和技术都源于大陆。”第二次来到福州参加海青荟,洪文定特地组织了20多名台湾学生前来交流舞龙舞狮技艺。他说:“非遗等民俗文化总是能唤起大家的共鸣。”
“去年第一次参加海青荟,光顾着参观了。”今年洪文定特意选择暑假期间,让学生们有充足时间深入交流。
随后,福州三中滨海校区学生带来舞蹈《大梦飞天》,将观众带入敦煌壁画的千年神韵中。舞者们以灵动的身姿,演绎出飞天壁画中对苍穹的向往,衣袂飘飘间,仿佛穿越时空,无声诉说着中华文化的根脉。
“台湾与福建血脉相连,文化相通,这次研学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更是一场增进了解、凝聚亲情的聚会。我期待通过这次活动,更深入地触摸跨越海峡的文化根脉,满载而归。”台湾学生蔡盛琋说。
见证两岸情谊的双向奔赴
从醒狮的欢腾到飞天的浪漫,两岸青少年触摸到了文化的根脉;而比文化更温暖的,是人心相通的故事。现场,随着歌舞短剧《跨越海峡的一次聚会》上演,一个台湾青年初到福州求学、逐渐融入当地生活的温暖故事跃然眼前。剧尾,当《外婆的澎湖湾》歌声响起,现场掌声雷动。
短剧创作者是台青陈子砚,这部剧的灵感来自他的亲身经历。“去年,我来到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现身边的同学都很友好,福州与台湾在建筑风格、饮食文化等方面也很相似。”亲切友好的交流往来,激发了陈子砚的创作灵感。
聊起达明美食街、船政文化博物馆等福州知名景点,陈子砚更是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接下来,他将继续用相机记录福州的城市魅力,并制作vlog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让更多台湾亲友了解真实的大陆风貌。
启动仪式结束后,趣味十足的破冰互动游戏迅速拉近了两岸学子之间的距离。“期待通过参加海青荟活动,我能担任‘文化使者’,在深入了解两岸文化的同时,交到更多台湾朋友,向他们介绍福州特色。”今年第一次参加征文活动的福州三中滨海校区高一学生蓝艺锦说。
共赴文学盛宴的十年之约
一篇好文章,牵动两岸情。
2015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福州新区,并赋予其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的战略定位。今年,福州新区迎来设立十周年,海峡两岸好文章青少年征文活动也迎来了第十届盛会。
“十年间,我们见证了两岸许许多多青少年通过文字结缘,也见证了福州新区的飞速发展。今年的主题‘新区新城新生活’,正是希望青少年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寻找、发现新时代的新精彩。”活动主办方代表、福州日报副总编辑金麦子介绍,海峡两岸好文章征文活动作为海青荟的重要子活动之一,已成功举办了九届,两岸青少年以文会友,在同一主题下进行文学创作,共绘两岸梦想家园。
第二届好文章一等奖获得者丁文珞如今已经是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生。她感慨道:“十年前是好文章给予我展现才华的舞台,让我认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祝愿福州新区成为两岸青年实现梦想的热土,也祝好文章越办越好。”
今年,面对十周年的重要节点,本届征文活动创新推出“名师天团”线上线下指导及入校公益课程,并采用“云端赋能+实地体验”模式,组织两岸学子共同采风交流,通过多维度探访福州激发创作灵感,促进两岸青少年文化交融与情感联结。
舞台上,随着福州学生代表郑重地将采风团营旗交到台湾学生手中,两岸青年对文学交流的故事翩然展开。
接下来,两岸青年学子将一起行走福州,从城市规划、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感受新时代新城的蓬勃生机和活力,在交流互鉴中深化理解,在文化交融中共创未来。(记者 吴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