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泉州安溪:打造“移动诊室” 破解山区困难群众“就医难、取药难”-新华网
近年来,泉州市安溪县聚焦山区困难群众“就医难、取药难”问题,以“移动诊室”为抓手,推行“送医进村、送药上门”等暖心举措,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家门口”看病有“医”靠。
信息

泉州安溪:打造“移动诊室” 破解山区困难群众“就医难、取药难”

2025-06-10 19:53:11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字体:

  近年来,泉州市安溪县聚焦山区困难群众“就医难、取药难”问题,以“移动诊室”为抓手,推行“送医进村、送药上门”等暖心举措,打通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家门口”看病有“医”靠。

  集智聚势,探索健康惠民新机制

  到山区乡镇卫生院和乡村走访调查,了解困难群众“就医难、取药难”的堵点、难点、痛点、盲点,组织分析研讨,达成服务共识。

  以覆盖全县的“点题整治”项目为契机,县卫健局、医保分局联合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在西坪镇、感德镇试点开展解决偏远山村困难群众“取药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探索创新送医送药服务模式,初步形成由物联网卡技术搭桥、医务人员巡诊进村、实现远程结算、免费送药上门的“移动诊室”新模式。

  县卫健局组织全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村(居)委会、乡村医生等,摸排辖区内偏远山村行动不便和长期服药的独居群众,建立清单式台账。组织符合条件的服务对象,按知情同意、自愿申请的原则,与卫生院签订送医进村服务协议,结合日常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巡回诊疗、慢性病患者管理等工作,推进医疗服务“零距离”。

  技术赋能,创新医疗服务新模式

  搭建功能齐全的“移动诊室”。通过配置物联网卡、笔记本电脑、诊间结算机器等设备,远程连接安溪县域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将基层医院的诊室转变成可移动、可开诊、可结算的“移动诊室”,将“群众到医院就医”的传统模式转变为“送医进村”的模式。目前,全县已配置“移动诊室”36套,覆盖全部24个乡镇卫生院,破解边远山区群众出行不便、“就医难”的问题。

  打造优质专业的巡诊团队。建立巡诊服务制度,由县医院、中医院两家医院牵头,组织经验丰富的医师和护士人员,协同各分院打造一支巡诊队伍,根据边远山区群众就医需求,定期到村卫生所或党建+邻里中心开诊。

  连通方便快捷的结算之路。利用三大运营商的物联卡技术畅通无线网络路径,医师通过“移动诊室”现场看诊,可实现开具医嘱处方、医保刷卡、诊间结算并将处方推送至药房审验的功能,现场即可完成医院就诊、结算、医保报销的全套流程,破解了“送医进村”时无法医保刷卡、结算还需跑医院的问题。

  多措并举,畅通医药供给新路径

  组建覆盖全县域的“中医联盟”,依托县中医院建设“共享药房”智慧煎药中心,统一采购、统一审方、统一煎煮、统一配送,做到“中药饮片送进村、代煎中药到基层、环城代煎送上门”,实现县域中药代煎配送服务全覆盖。截至目前,“共享药房”已累计配送中药饮片360万包。“联盟+共享”中医药服务受到国家、省、市以及群众的高度肯定,被收录进中国医改蓝皮书。

  “移动诊室”配备常用药物,通过“移动诊室”开立处方后,药物当场配送,或由医院药房配药完成后免费送药上门,确保群众无需到医院即可领取到所需的药物,享受到“家门口”就医取药全套的医疗服务。根据困难群众的个性需求,形成清单式管理,结合“送医进村”免费送药上门,逐步形成品种全、有温度的免费送药上门服务。

  围绕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的需求,推出慢病长期处方服务,可为病情稳定的患者开具最长达12周的长期处方,并将逐步扩大慢性疾病病种覆盖范围,减少群众频繁就医购药的困难,降低医疗负担,推动医疗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近年来,解决偏远山村困难群众“取药难”439人次,接受群众咨询1100余次。

[责任编辑:陈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