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莆田仙游: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守护木兰溪碧波清流-新华网
由乡镇牵头,组织村(居)、设计、勘察、施工、监理、质监各方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形成规范的工程七方验收意见,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有序有依。
信息

莆田仙游: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守护木兰溪碧波清流

2025-06-08 11:20:53 来源: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字体:

  近年来,莆田市仙游县认真实施木兰溪流域水环境治理,重点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以污水资源化利用、可持续治理为导向,建立“政府主导、乡镇主责、村居主体、群众参与、规范运行”的一体化推进机制,守护木兰溪碧波清流。木兰溪干流仙游段水质稳定在Ⅲ类,汇水支流水质环比提高10%,木兰溪流域4个国省控断面、2个县级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突出“五大任务”,全面全力抓治理

  摸清现状,对全村生活污水的产生总量和比例构成进行调查摸底。

  编制方案,出台《仙游县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攻坚实施方案》。

  确定模式,对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内的村庄采取划片区、分单元收集污水,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对于村庄附近没有污水主干管的,采用重力流或加压形式输送至附近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对边缘山区零散村落,集中收集后利用生态氧化池处理。

  配套机制,统筹考虑治理模式、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由各乡镇成立县水务集团分公司负责设施运维。

  明确措施,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方式,恢复水生态,提升水质。

 做好“八大转变”,创新创造抓推进

  工程设计上,变“第三方企业设计”为“村协会参与、现场徒步、科学设计”,确保设计符合实际情况。

  群众观念上,变“要我做”为“我要做”,通过宣传和召开现场会,号召群众踊跃参与,共同监督工程建设。

  化解纠纷上,变“事后调解”为“现场协调”,组织镇村干部和相关人员组成推进小组,解决管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纠纷、各种难题。

  建设主体上,变“企业”为“乡镇村居”,确保建设主体了解实际情况,在施工过程中积极主动,实现无障碍施工。

  建设模式上,变“政府包揽”为“包工不包料”,土建工程由乡镇代理公司负责招标建设,材料公开招标。

  工程监管上,变“单一公司监理”为“专业监理+民间监理”,确保工程建设中时时有人监督。

  后续运维上,变“第三方管理”为“国企负责日常运维”,实现监管日常化、常态化。

  技术方案上,变“单一破路进大管网”为“因地制宜,利用沟渠少破路,分片收集进管网、进一体化处理池、进田间林地”,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减少扰民。

  实施“九大做法”,精准精确抓落实

  深入一线,徒步寻污溯源。县委书记带领有关人员,下到村居,溯源寻找管网问题,摸清村居污水收集情况,为做好治理奠定基础。

  五方共治,明确治理职责。确立以县级政府主导、镇街主责、村居主体、群众参与、长效管理的“五方共治”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凝聚合力。

  入户调研,公示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开展入户调研,绘制手工设计图,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听取村民合理建议,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统筹各方,强化要素保障。采取国有企业“特许经营+使用者付费+财政补贴”的模式,申请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争取农村生活污水“百县千亿”专项贷款,弥补总投资缺口。

  民间监理,发挥群众力量。每村每千人设立一名民间监理,全程对施工质量、工程进度等进行监督,同时积极发动党员、村民代表等成立矛盾纠纷化解小组、施工监督小组等,监督施工。

  “三全三收”,确保应收尽收。实施污水治理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对三格式化粪池水、洗涤水、厨房“灰水”三水全部纳管,确保污水全部收集。

  七方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由乡镇牵头,组织村(居)、设计、勘察、施工、监理、质监各方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形成规范的工程七方验收意见,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有序有依。

  智慧监管,提升运维水平。创新搭建收集监管、清运监管、安全监管于一体的“智慧平台”,接入全市“一张网”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控水量、浓度等数据,实现从“末端监测”向“全程监管”转变。

  创新方式,推行合理付费。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运维管理方案及收费标准,从农村垃圾保洁费中列支20元/户,用作农村污水管网日常维护费用,严格落实“一事一议、专款专用”,确保农村污水收集工程共建共享共同维护。

[责任编辑:袁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