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三明“林电共安”实践 走出生态电力协同发展新路径-新华网
在“中国绿都”三明市,纵横交错的电力银线与广袤林海相遇,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积极探索 “林电共安” ,让电力走廊变身生态长廊,走出生态保护、能源安全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信息

三明“林电共安”实践 走出生态电力协同发展新路径

2025-04-25 17:33:08 来源: 国网福建电力
字体:

  在“中国绿都”三明市,纵横交错的电力银线与广袤林海相遇,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积极探索“林电共安”,让电力走廊变身生态长廊,走出生态保护、能源安全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

  三明市泰宁县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合油茶生长。油茶不仅耐火性强,能有效阻挡火势蔓延,且经济价值高,其籽加工制成的茶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国网三明供电公司联合乡镇(村)创新推行“集体承包制”,用低矮耐火的油茶树替换电力线路走廊下的高杆植物,构建自然生物防火屏障。同时,地方林业部门对种植油茶给予专项补贴,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今年以来,该公司联合多部门开展生物防火林带三年攻坚行动,全市已完成1635亩油茶林建设,朝着“百站千线万亩”工程目标迈进,实现“林农受益、电力永逸、防火有利”的多方共赢。​

  在生态保护方面,国网三明供电公司以“林电共安”为目标,创建“环境友好型”电网。在将乐县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服务电力线路的监控设备兼具生态保护与线路防护功能,采集的影像数据为研究鸟线和谐共生提供资料。此外,公司对保护区内电力线路进行绝缘化改造,安装防鸟挡板、生态鸟巢等多元化防护装置,既保障线路安全,又为鸟类营造安全栖息环境。目前,全市已建成18条“鸟线共生”生态示范线路,涉鸟、小动物电力设施故障率分别降低90.91%、64.15%。​

  三明市“林电共安”实践用科技创新平衡生态与安全,借绿色产业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如今,三明市森林覆盖率连续4年居中国“绿都”综合评价榜首,凭借“100分钟”年户均停电时长为革命老区注入高可靠性电力动能,2.6万公里电力线路与189万公顷森林实现和谐共生。(廖振陆 唐捷 吴小云)

[责任编辑:连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