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州福清市以总体规划为引领,率先探索县域村庄空间管控新路径,通过构建“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管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科学精准的规划支撑。该模式通过“自上而下”的系统管理,不仅强化了村庄规划的引领作用,更为县域层面做好全域村庄空间管控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坚持全域统筹,推动村庄规划科学编制
福清市实施村庄分类管控,将全市村庄划分为城镇转化型、中心集聚型、整治提升型、特色风貌型和迁建型五类,差异化核定建设用地总量,划定128平方公里的村庄管控边界。在优化用地布局中,重点突出民生保障,严格落实“一户一宅”政策,统筹安排宅基地与基础设施布局,同步推进供水、污水、道路、电力等配套建设,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该市注重耕地保护,2023年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5000亩。创新挖掘未利用地、废弃园地等资源潜力,同步推进实施旱改水等项目,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
在项目实施层面,福清市构建“五位一体”振兴框架:生态振兴聚焦污水处理、厕所革命等民生工程;产业振兴重点引导产业扶持、农业升级改造等提高农民收入的项目;人才振兴方面,实施“雨露计划”等乡村人才培育项目;开展乡村振兴培训等提升基层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项目;在文化振兴方面,发展文旅农融合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爱心公益超市等增强乡村人居幸福指数的项目。
立足“多规合一”,完善村庄规划管理体系
依托“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福清市推动村庄规划信息共享共用。联动部门、乡镇(街道)、建设投资公司等相关单位,实现部门数据横向共享、上下联动。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市、乡镇(街道)、村三级联动,有效服务审批、监管工作,实现规划审批“一张蓝图绘到底”。建立村庄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在调入调出占补平衡基础上,允许村庄规划和村庄管控边界按程序进行调整,有效强化村庄规划的落地性。
为完善村庄规划审批管理,福清市在电子政务平台开发乡镇个人住宅审批系统,由各乡镇(街道)根据审批权限,在审批系统开展个人住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工作,审批材料、空间位置等信息通过系统实时向市一级备案。经平台审批的证书附带防伪二维码,支持网络识别获取建房审批信息。
优化管控措施,促进村庄规划落地实施
在组织保障方面,福清市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两违”治理工作组,审批与监管环节环环相扣,效能问责力度不断加强。通过下放村民住宅相关审批权限至乡镇(街道),配套开展业务培训,推动规划、审批、监管事权合一,突出属地主导。出台建设工程规划公示牌制度,全市工程项目及个人建房实现“挂牌施工”。同时,结合重要建设节点加强备案机制,形成市级督察、乡镇(街道)属地监管、群众监督的监管机制。(福建省农业农村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