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工行以金融创新为抓手,不断赋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促进文旅消费升级。德化白瓷、武夷岩茶等一批福建特色文化元素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德化县,被誉为“世界白瓷之都”。对于福建省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明贵来说,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让白瓷焕发新的生机,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他更新经营理念,计划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但在资金方面遇到了难题。工行泉州分行得知后,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推出了“陶瓷贷”普惠金融综合服务,为张明贵提供了750万元的贷款支持,助力其引进先进设备、组建设计团队,注入创新动能。截至2024年末,工行泉州分行“陶瓷贷”余额已超9.6亿元,有力推动了陶瓷企业的转型升级。
武夷山燕子窠茶园春意盎然,茶企茶农采茶忙。
在武夷山,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身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黄圣辉深知要在传统手艺中融入创新基因,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此,工行南平分行聚焦茶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及知名茶企的需求,创新设计了“福建岩茶贷”等经营快贷业务。此外,还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实行“一县一品”战略,制定了“红茶e贷”“茶e贷”“茶盈贷”等特色融资方案。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的茶融资系列特色方案总授信金额已达3.34亿元,贷款余额2.08亿元,有力推动了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
福建工行不仅在陶瓷和茶产业方面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还通过“非遗+金融+科技”的创新组合拳,让非遗文化“活”起来,文旅经济“火”起来。2024年,福建工行为福建文旅产业提供了不少于300亿元的意向性融资支持,带动了非遗相关消费的持续增长。这场“福”文化与现代金融的美丽邂逅,不仅让老手艺焕发新生机,更让文旅经济在八闽大地蓬勃发展。(福建工行)